白
有家公司像是走了五年火山灰的路——亏得一塌糊涂,走投无路。创梦天地(01119.HK)就是这样的主角。可今年上半年,它把账面从红变绿,让不少人都抬头看了看这家老牌游戏公司。
成绩单有点“反常”
今年中报写得很干净收入比去年少了,但利润却变正数。上半年营收约6.86亿元,比去年少了近两成;净利润从去年的亏损为约3300万元盈利。听来有点反直觉,怎么收入少了还能赚钱?
老牌代理游戏还在“抗日”
要把原因拆开先别忘了创梦天地的基层功劳。公司早年代理了不少口碑游戏,比如《地铁跑酷》《梦幻花园》《梦幻家园》等,这些老歌虽然没有新曲爆红,但唱得稳、唱得长。部分游戏的付费率和日活都有小幅回升,给公司底盘续了命。
自研新作变现思路换了
更关键的是自研产品的调整。公司的二次元战术射击《卡拉彼丘》在运营两年后,做了不少“降门槛、加轻松感”的改造。比如加入大头模式、自动开火、脚步提示、优化准心等功能,让新手不再被操作难度吓跑。结果是月活只涨了不到一成,但流水暴增了七成多,付费率和人均付费都明显上扬。
公司把研发开支大幅压缩。靠着把玩法打磨得更精准、引入提升效率,研发费用下降不少;市场投放相对加码,所以营销费用占比上来了,但整体成本占比从65%降到约58%,毛利自然见好。
二次元萎缩,轻量化反而能活得更好
外部环境并不友好。二次元手游整体在收缩,头部产品更新不够、新游同质化等问题,让这个品类的收入连续下滑。不少二次元厂商都在苦恼用户冷却、流水萎缩的事儿里。
创梦天地这次的打法是把“二次元皮+竞技骨”做成混体,既保留角色养成的长期粘性,又用休闲、降低操作门槛的玩法扩大受众。效果在数据上能看见既有老游戏稳定贡献,也有新玩法带动增长。再加上一些和大厂作的项目,比如与腾讯联的作品上线,给公司营收提供了新支点。
细节有意思一个竞技游戏为什么要做“大头模式”?因为玩家会为好玩买单。把原本偏硬核的玩法“软化”后,既能留住核心玩家,又能吸引路人氪金,这是一条不太直观但有效的路。
创梦天地没把自己当成只会做二次元小众游戏的公司,它在产品上试着“混搭”,在成本上做减法,在市场上找回流量。五年亏损后的翻身不完全靠运气,更多是把老牌游戏的存量和新作的增量做了重新组。移动端《卡拉彼丘》如果在国内上线表现不错,公司还能有更稳的增长点。
你觉得把竞技游戏做成“轻松版”是聪明,还是有点投机?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