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篮81-90不敌日本无缘决赛,原因何在?国内评论员这样说
7月19日,中国女篮在亚洲杯半决赛中81-90不敌日本女篮,无缘决赛。这场比赛的失利引发了广泛关注,国内评论员纷纷对输球原因发表了看法。
从比赛过程来看,防守端的漏洞是中国女篮输球的重要因素。日本队球员田中心首节便三分5中5独得21分,中国队未能对其进行有效限制。整场比赛中,日本队通过外线传导和跑位获得多次空位三分机会,而中国队防守轮转不及时,漏洞频出。
进攻端,中国女篮主打张子宇和韩旭的“双塔战术”虽有身高优势,但也存在移动慢的短板,被日本队抓住机会频繁打反击,中国队回防不及,让对手轻松得分。第三节中国队单节仅得14分,内线强攻效率下降,外线也未能打开局面,追分乏力。
赛后,知名篮球评论员苏群认为这是一场罕见的极端比赛。中国队身高优势明显但也带来了攻防问题,日本队则利用内线弱但速度快、三分准的特点,将攻击点放在张子宇够不着的位置或中国队外线轮转不到位的地方。苏群还指出中国女篮没有能外传内的后卫,若去年让张子宇破格进入WCBA体验成年级别比赛,场面可能会好很多。
京媒提到中国女篮投射与日本队差距拉大,张子宇从第二节开始统治力下滑,球队信心动摇。日本队年轻球员和田中心与老将宫泽夕贵表现出色,中国队每个细节的不到位都被放大,高塔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粤媒则指出中国女篮未运用好自身优势,反而暴露劣势。一是没重视田中心,未及时改变防守策略;二是未处理好内外线结合问题;三是赛前准备不足,对对手的强度、准度和速度估计不够;四是人员配备和打法太“传统”,跟不上世界潮流。
沪媒认为中国女篮是一支老中青结合的球队,还在过渡期,需要更多时间。本场比赛没有日本队打得好,前三节没能充分发挥高度优势,还跟着对方节奏打跑轰,对日本队三分球的限制不足。
总体而言,中国女篮此次失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防守端的不力、进攻端的低效以及战术上被对手针对等问题,都亟待解决。正如评论员们所说,中国女篮需要总结经验,在后续的训练和比赛中做出调整,提升球队实力,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