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栓实物屈服强度检测 螺栓等级检测
螺栓作为机械连接的核心紧固件,其屈服强度和性能等级直接决定连接的承载能力与安全性,尤其是高强度螺栓(如 8.8 级及以上),需通过严格检测验证其性能。以下从螺栓实物屈服强度检测和螺栓等级(性能等级)检测两方面详细说明:
一、螺栓实物屈服强度检测
屈服强度(或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是螺栓抵抗塑性变形的临界指标,实物检测需模拟实际受力状态,确保结果反映螺栓真实承载能力。
1. 检测核心意义
螺栓在装配时需预紧至接近屈服强度(避免过度变形或断裂),屈服强度不足会导致连接松动(塑性变形后预紧力下降);过高则可能脆断(尤其低温或冲击环境)。实物检测需直接针对成品螺栓,而非仅依赖原材料测试。
2. 主要检测方法:拉伸试验(首选,符合 GB/T 3098.1 核心要求)
(1)试样制备与夹持
试样要求:直接采用成品螺栓(保留螺纹、头部等完整结构),长度不足时可焊接延长段(仅限非受力部位,避免影响测试段)。
夹持方式:
螺纹部分:使用与螺栓规格匹配的螺纹夹头(如 M10 螺栓用 M10 内螺纹夹头),确保夹持力作用于螺纹根部(有效应力段),避免打滑或夹伤螺纹;
头部:对全螺纹螺栓,若长度较短,可夹持头部(需确保头部强度高于杆部,避免头部先断裂)。
(2)试验过程与屈服判定
加载速率:按 GB/T 228.1,弹性阶段速率≤30MPa/s,屈服阶段≤10MPa/s,避免速率过快导致结果偏高。
屈服强度判定:
有明显屈服现象(如中碳钢淬火回火螺栓):测下屈服强度(ReL)—— 屈服阶段中力不增加但变形持续增加的最小应力;
无明显屈服现象(如奥氏体不锈钢螺栓):测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0.2)—— 试样产生 0.2% 塑性变形时的应力(螺栓检测中最常用,替代屈服强度)。
(3)结果有效性判断
断裂位置需在螺栓杆部或螺纹有效段(距头部或夹头≥1.5 倍直径),若在夹持端或头部断裂,结果无效,需重新测试;
至少测试 3 个样品,取平均值(偏差需≤5%,否则需排查材质均匀性)。
3. 标准依据与典型指标
核心标准:GB/T 3098.1《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ISO 898-1;
典型性能等级的屈服强度要求:
4.6 级:ReL≥240MPa;
8.8 级:ReL≥640MPa;
10.9 级:ReL≥900MPa;
不锈钢 A2-70:Rp0.2≥450MPa(对应抗拉强度≥700MPa)。
4. 注意事项
避免 “试样替代”:不可用同种材质的光圆棒代替螺栓测试,因螺纹加工(冷镦、滚轧)会使表层产生加工硬化,实物屈服强度通常高于光棒;
高温 / 低温环境螺栓:需在对应温度下测试(如汽轮机螺栓需测 300℃屈服强度),按 GB/T 4338 执行。
二、螺栓等级(性能等级)检测
螺栓等级(性能等级)是按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划分的质量标识(如 “8.8 级”),等级检测需通过多维度验证(非单一指标),确保标识与实际性能一致。
1. 性能等级的定义与标识
等级含义:以 “数字。数字” 表示(碳钢 / 合金结构钢),前一位 ×100 为抗拉强度下限(MPa),后一位 ×10 为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屈强比)。
例:8.8 级→抗拉强度≥800MPa,屈服强度≥800×0.8=640MPa;
不锈钢螺栓:用 “A2-70” 表示,A2 为材质(奥氏体不锈钢),70 表示抗拉强度≥700MPa,屈服强度≥450MPa(Rp0.2)。
头部标识:标准螺栓头部需压印等级标记(如 “8.8”“10.9”)、厂家标识,可作为初步筛查依据(无标识或模糊可能为不合格品)。
2. 等级检测的核心项目(缺一不可)
(1)力学性能验证(核心)
抗拉强度(Rm):通过拉伸试验测定,需≥等级规定下限(如 10.9 级 Rm≥1000MPa);
屈服强度(ReL 或 Rp0.2):需≥等级对应的屈强比计算值(如 8.8 级 ReL≥640MPa);
断后伸长率(A):确保韧性(如 8.8 级 A≥12%,避免脆断)。
(2)硬度测试(快速筛查)
硬度与力学性能存在对应关系,可快速验证等级是否达标(需结合拉伸试验确认):
碳钢 / 合金螺栓:
8.8 级:22-32HRC(洛氏 C 标尺);
10.9 级:32-39HRC;
4.6 级:≤95HRB(洛氏 B 标尺);
不锈钢螺栓(A2-70):150-200HV(维氏,因无明显淬硬,硬度较低)。
测试位置:螺栓头部(非螺纹面),避免在螺纹牙顶测试(易产生应力集中导致结果偏高)。
(3)材质与热处理验证
材质分析:通过 X 射线荧光光谱(XRF)或直读光谱仪(OES)确认基材是否匹配等级要求:
8.8 级 / 10.9 级:需为中碳钢(如 45 钢)或合金结构钢(如 35CrMo、40Cr),含碳量 0.25%-0.5%,需含 Cr、Mo 等合金元素(提高淬透性);
4.6 级:低碳钢(如 Q235),无需热处理;
不锈钢 A2-70:奥氏体不锈钢(如 304),含 Cr≥17%、Ni≥8%。
热处理状态:
高强度螺栓(8.8 级及以上)需经 “淬火 + 回火” 处理(回火索氏体组织),通过金相分析观察(如无网状碳化物、无过热组织);
低碳钢螺栓(4.6 级)为热轧态或退火态(铁素体 + 珠光体)。
(4)外观与尺寸核查
螺纹精度:按 GB/T 197,8.8 级及以上螺栓通常为 6g 级螺纹(公差带),用螺纹通止规检测(通规能旋入,止规不超过 3 牙);
头部完整性:无裂纹、缩颈(冷镦缺陷),头部与杆部过渡圆角无应力集中(避免断裂源)。
3. 常见等级检测误区
仅靠头部标识判定:部分劣质螺栓伪造 “8.8” 标识,但实际为低碳钢(无热处理),需通过拉伸试验揭穿;
硬度达标即判定合格:硬度与屈服强度并非知名线性(如热处理不当导致硬度合格但屈服强度不足),需以拉伸试验结果为准;
忽略屈强比:等级要求屈强比固定(如 8.8 级 0.8),若屈服强度过高(如 800MPa)但抗拉强度仅 800MPa(屈强比 1.0),会导致韧性不足,仍为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