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为啥轰炸中国也不敢还击?美国的核弹攻击计划,为中国量身定制

核威慑演进与低当量战术

核武器,从二战结束那会儿就成了各国手里的大杀器,美国先搞出来原子弹,1945年扔到日本头上,那威力把全世界都震住了。从那以后,核威慑就成了国际关系里的一张王牌,谁也不敢轻易动用,因为一用就可能把地球玩完。

冷战时期,美苏俩大国拼了命地囤积核弹头,到高峰时加起来超过六万枚,美国在1967年有三万多枚,苏联1986年四万五千枚左右,简直是疯了。

苏联解体后,双方开始裁减,现在全球核弹头总量降到一万二千枚出头,美国和俄罗斯占了大头,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在内总共九个拥核国。

美国一直觉得自己核优势大,但随着时间推移,其他国家也跟上来了,尤其是中国从1964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开始,就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核力量。

美国的核政策总在变,2018年特朗普政府出了个核态势评估报告,里面特别强调开发低当量核武器,就是爆炸威力小于1.5万吨TNT当量的战术核弹头,比如核炮弹、核鱼雷啥的。

这些东西体积小,辐射污染相对低点,但释放时间长,能持续上百年,对环境影响还是挺大的。美国说这是为了应对特定威胁,灵活使用,不会引发全面核战。

其实,美国这么搞主要是针对俄罗斯和中国这样的对手。报告里明说,中国核力量在扩张,透明度不高,美国得有低当量选项来威慑。

低当量核武器不是新发明,美国早就有了B61系列炸弹,能从飞机投放,现在升级到B61-12,精度高,价格贵,一枚两千八百万美元。

2019年,美国开始生产W76-2低当量弹头,装在潜射导弹上,2020年部署到潜艇。为什么低当量?因为他们觉得常规武器打不过某些对手,就想用小核弹精准打击军事目标,不至于把事闹大。

中国这边,从一开始就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这是1964年爆炸原子弹后就定的政策,到现在没变。核弹头数量估计六百枚左右,比美俄少,但够用,主要是洲际导弹和潜艇发射的。

美国的报告认为,低当量核是战术级别,中国储备有限,载具也不够多,所以如果美国先用小核弹,中国不敢用大当量战略核反击,又没足够战术核对等回应,就只能挨打。这想法听着挺天真,美国人总觉得自己能钻空子,但现实没那么简单。

低当量核武器开发源于2015年左右,美国国防部觉得需要更多选项。报告说,中国军事现代化让核力量扩大,美国得调整策略。岛链封锁啥的,早从1951年就开始了,第一岛链从日本到菲律宾,第二到关岛,第三到夏威夷,美军在那儿部署部队,想限制中国海军。

但中国发展快,海军实力上来了,美国常规力量在亚太吃亏,就转而琢磨核选项。低当量核从潜艇或F-35飞机发射,机动性强,避免从本土打被拦截的风险。

美国盘算与中国回应

美国这个核计划,说白了就是为中国量身定做的。2018报告里,中国被列为主要对手,美国担心中国核扩张会打破平衡。

低当量核武器能装在潜艇上,比如弗吉尼亚级,在太平洋潜航,靠近目标发射。或者F-35隐身战机携带B61-12,从航母起飞,直奔目标。测试数据显示,这些武器精度高,能精确击中军事基地,而不造成大面积破坏。但辐射问题还在,长期影响土壤和水源。

美国算盘打得响,他们觉得中国不先用核的政策是软肋。如果美国用低当量战术核打中国目标,中国只能用同级别回应,但中国战术核数量少,载具如东风导弹虽有,但总体储备不如美国多。

美国推测,中国不敢升级到战略核,因为那会引发全面战争。这样一来,美国就能轰炸而不怕还击。听起来像科幻,但报告里真这么暗示。

中国核政策是防御性的,不先用,但一旦遭受核攻击,不管大当量小当量,都会全力反击。中国外交部多次重申,这原则是战略基石。

2024年SIPRI报告说,中国核弹头在增加,从五百多到六百,现代化步伐快。面对美国低当量威胁,中国有手段拦截,比如防空系统锁定来袭导弹。确认攻击后,中国洲际导弹会瞄准美国关键点,不分级别,直接用最大威力,确保对手承受不住。

美国忽略了中国决心。中国核力量虽少,但够威慑。早在上世纪六十到八十年代,中国就搞三线建设,在西南山区建工厂和基地,利用山体防护,核打击难发挥作用。

外部损毁了,内部还能重建生产。这让美国低当量思路显得愚蠢。中国不光有核弹,还有常规优势,在亚太常规对抗,美国已难占上风。

俄罗斯和中国都在现代化核力量,但中国坚持最小威慑,不搞军备竞赛。美国报告说中国核透明度低,但中国一贯呼吁无核世界,邀请谈判不先用条约。

2023年中美元首会晤,就核风险交换观点。中国核策略是第二打击能力,确保报复可靠。低当量核用在战场,美国以为能控制,但任何核使用都可能失控,中国不会坐视。

美国核现代化花大钱,升级三叉戟导弹,部署新弹头。但中国回应是加强自身能力,不是跟风扩张。SIPRI数据,2025年中国核弹头约六百,美国一千七百多部署状态。但数量不是唯一因素,中国地幅广,防护强。美国计划针对中国,但低估了中国反击意志。

和平追求与未来展望

全球核平衡靠威慑维持,谁先动手谁倒霉。中国推动和平发展,通过外交减少风险。2024年,中国重申不先用,呼吁美俄法英加入条约。

美国却继续低当量开发,2025年还有讨论第二任特朗普核政策,可能加强欧洲和印太部署。但中国实力增长,美国亚太布局渐失效,第一岛链盟友犹豫,常规领域中国占优。

未来,核军控是关键。中国邀请谈判,减少误判。美国低当量计划增加不稳定,容易引发升级。中国有底气应对,核防护和现代化让任何攻击代价高。

世界主旋律是合作,中国团结一心,贡献稳定力量。核武器是底牌,不是玩具,美国钻空子想法不现实,中国保护自身安全能力足。总之,和平靠对话,不是威胁。

足球资讯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