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不难?一句话——有点离谱。怕不是新一轮的文化筛查现场,愣是把本来就“保种”艰难的成语库存又往高冷区推了一把,智选成语0803这波操作,脑细胞直接按一份一份回收。昨儿刚刷到BUG级难度的升级版,还只给了三枚生僻字作提醒,32个字库排排坐,11个成语搞回文接龙,这得什么级别的硬核玩家能扛住?说小说点,这场面简直就是让咱们啃成语版的高数,能抠出血丝。
现场网友一片哀嚎,“降智打击”成为热词。你见过一边答题一边查百度的吗?你见过群聊里为俩字发了八十条语音的吗?“中流击楫”这个冷门成语一露头,弹幕刷得比高考查分时还密集,有人调侃,这回官方是奔着劝退娱乐圈“词盲”去的,那档口血槽秒空。大家还真别小瞧文化壁垒,不是所有人都能像《百家讲坛》常驻嘉宾那样脱口成章,普通玩家面前,十分之九都认成“楫”是树杈的那种。
怎么讲,咱们平时都喊着文化自信,结果遇冷门成语还是哑火,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它暴露出来的,不只是游戏设置的“反人类”,更像是对大众知识储备的“沉痛咆哮”。现在信息碾压的年代,问一句有多少人在背诵《滕王阁序》里“落霞与孤鹜齐飞”?大概率大部分都在脑袋里打马赛克。你再细品,“乘笠之盟”这种形容穷友谊的老古董,放在今天社交媒体圈子,估计都要被笑称“老寒酸文学”。现如今朋友圈人设,不是“爱马仕姐妹团”,就是各种豪车打卡,小众典故反倒像是远房亲戚,记忆里的温度越来越低。
游戏想烧点冷门文化,其实初衷未必错,文化DNA谁都爱。可惜这设计一脚踩在了知识的鄙视链上头,人家一出题就是“祖逖破冰击楫中流”,你愣眼思索祖逖是个什么风油精。滑稽点说,少年们热血上头喊着爱国,结果历史冷僻成语一个都没背,全靠短视频配音带带节奏。这种两极分化,不光折射出大众文化的“浅尝型态度”,还指向网上那句流行话——“知识,大部分都搁得太高。”说白了,陪孩子一起玩还指不定家长得恶补呢,这冷门成语,真不是谁都能跟得上节奏。
您要是真想挖成语的深度,倒不如试试人家去年那波故宫成语盲盒。生僻成语能有三分之一,退货率就到38%——数据都写明白了,收不住玩家等于扑街,没人愿意玩,哪里来文化传承?策划团队可能心里有点范儿,想靠文化滤镜显高端,结果玩家一看都说“打扰了”。不吸取历史教训,偏门冷词越堆越高,跟自家过年堆快递一个味道,气派是气派,没落地就全成了装饰品。
再说回游戏机制,这个11成语回文连锁自身其实没啥bug,门槛主要砸在“生僻”二字上。一旦涉及“刀过竹解”“乘笠之盟”这种砖头选手,简直让人头晕。某教育行业测试组都给数据敲实锤了,生僻词一旦超过三成,留存率骨折,跌到17%——什么概念?差不多就是十个人里,最后能坚持下来的主儿一个都捞不着。当年抖音上“飞花令”火爆时,人家全程常规诗句,普通话一通喊,参与感爆棚,轻松拉满学习氛围。你成语动不动寂寞如雪,难怪玩家直呼“心态崩了,回家啃字典”。
真要说文化的传播姿势,还非得从玩家的乐趣出发。像“原神”里的成语彩蛋,璃月场景融进了“火树银花”,大家玩着觉着酷炫,顺带就把词背会了。这种“文化埋点”,比死磕接龙高出不止两档。手机游戏氛围焐热了,彩蛋顺手推成语,层层递进,不知不觉记牢三两句。哪像现在生吞字典,前进一格就卡壳,气氛别说带动传承,连参与感都透不出半分暖意,这也难怪年轻人自动屏蔽。
本质上,这种成语挑战其实能成,也能败,重点就看设计师有没有踩对节奏。文化传承要讲梯次,冷门是冷门,但你得给梯级爬。就像带娃学走路,最开始还让娃一点点踢腿呢,直接推单杠,娃得摔一地鸡毛。成语的玩法要从最熟悉的词慢慢递进,慢慢渗进去一两个生僻的,再用场景、交互或者剧情绑定,让玩家“边玩边悟”,这个记忆效果才炸裂,否则只会劝退大部队。
有意思的是,现在95后、00后嘴里抛段子甩梗飞快,可你真让他们用“避实击虚”“刻鹄类鹜”这种文本,基本上要么背后查攻略,要么开群求助。文化变迁速度太快,新东西换旧词,短视频配音、弹幕语言、戏谑语录等等,主流表达体系已经变天了。成语接龙若还守着“古板出题+跌落淘汰”,怕不是还得再凉一波,第二天连周活跃都扑街,传承个啥?
认真反思一下,成语传承未必非得冷知识堆叠,哪怕是军事成语,也能和玩具、小游戏、剧情结合焐热熟悉度。说不定设计个线上“风兵草甲”旗鼓大战,或者用“利傍倚刀”的场景搞定商战模拟,“玩着嗨、学着记”这才是应有套路。现代年轻人时间宝贵、选择一大把,死板题目填鸭谁吃啊?所谓文化续脉,也得吃上年轻人愿意玩的流量红利,规规矩矩成语暴击在卡片上,早淘汰十年没商量。
翻回来想,互联网时代的信息获取爆炸快,碎片化成为主旋律。想要文化古今贯通,一是得设个暖场温度层层递进,二来别动辄搬出生僻成语“震慑四座”,给知识加点烟火气。营销要玩场景,成长靠陪伴,文化就该更像澡堂子温水——慢慢泡进去,回头才不舍得出来。
总归,成语游戏难不难,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是不是“适合大伙儿一起浪一浪”。若说升级版0803真想成就爆款,不如减点门槛,增点惊喜。文化这事儿,得讲究“共鸣感”和“参与感”,高处不胜寒,低处有暖意,年轻人自然跟上。非得塞满书袋,最后只剩“退货38%”的寂寞。至于那些成语爱好者们——有时候不妨放低身段,带着大家一起上,兴许还能拉一波“成语新势力”,别仅仅把成语留给字典和竞赛榜单。
讲到这儿,问题留给你:你怎么看待成语游戏“冷门成语”与流行玩法之间的拉锯?你认为知识传承应该设多少“难度门槛”?来,评论区畅所欲言,我在这边等你下文。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