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韩媒这波操作,简直让人笑掉大牙!
最近刷到个新闻,差点没把我手机摔了——韩国媒体居然把中国男篮新星杨翰森和他们的“传奇中锋”河升镇放一块儿比较,还说“这是亚洲内线的传承”。合着河升镇能和杨翰森比?这事儿您咋看?我先说好,咱不针对河升镇,毕竟人家当年也是NBA选秀出身,打过球的人。但要说把刚冒头的杨翰森和他搁一块儿聊,这简直像让刚学会拿画笔的小学生和达芬奇比素描——根本不在一个画布上!
二、河升镇是啥水平?数据说话最实在
咱先盘盘河升镇的底。这位身高220cm的韩国“高塔”,当年以2004年NBA次轮46顺位被开拓者选中,后来在NBA发展联盟晃悠了两年,场均数据啥样?查了下,NBA生涯总共打了105场,场均5.5分3.2篮板,命中率46%——听着还行?但您注意,这数据是“吃饼”吃出来的!他几乎没中远距离投射,进攻手段就一招:篮下等球,靠身高硬凿。防守端呢?移动慢,协防意识一般,当年在NBA就被吐槽“站桩型活靶子”。
再看他在韩国K联赛的表现,巅峰期场均也就12分8篮板,命中率55%。放到现在亚洲篮球圈,这数据连二流内线都算不上。就说咱们CBA,上赛季普通蓝领中锋场均都能砍15+10,更别说能策应、能防挡拆的现代型内线了。
三、杨翰森是啥级别?新秀季就露“约老师”苗头
再说说被比较的主角杨翰森。这孩子是2023年CBA选秀的“探花郎”,主打“全能型中锋”——啥叫全能?能背打、能策应、能外弹,甚至还能防后卫!上赛季他在CBA的数据有多炸?场均18.6分10.2篮板4.1助攻1.8抢断,命中率58%,三分命中率32%。您没听错,中锋能场均4次助攻,这在亚洲年轻球员里是独一份!
更关键的是他的球商。上赛季对阵广东,他面对周琦的防守,连续三次高位策应给空切队友;打浙江稠州,他在低位用假动作晃开余嘉豪,转身勾手命中——这哪是传统“吃饼中锋”的打法?分明是约基奇那种“大脑型内线”的雏形!
再说身体条件,杨翰森身高213cm,虽然比河升镇矮7cm,但臂展225cm,体脂率8.2%,移动速度比同身高球员快半拍。教练组说他“跑起来像小前锋,跳起来像大前锋”——这种身体天赋,河升镇看了怕是都得感慨“时代变了”。
四、韩媒为啥要拉踩?可能是“酸”了
有人要问了:韩媒为啥非要拿河升镇和杨翰森比?说白了,可能是“酸”了。河升镇当年在NBA镀过金,回国后被捧成“韩国篮球一哥”,结果现在中国篮球新星一个接一个冒头,杨翰森刚19岁就有这样的表现,难免让人眼红。
但咱球迷得清醒:河升镇是特定时代的产物——2000年代亚洲篮球还在拼身高,现在早进入“技术流”了。就像当年咱们觉得姚明能打NBA是因为“够高”,现在看约基奇能当MVP,靠的是“够聪明”。杨翰森的路子,明显是后者。
结语:这事儿您咋看?
说白了,河升镇是“身高驱动型”中锋,杨翰森是“技术驱动型”新星,俩人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硬要放一块儿比,就像拿功能机的诺基亚和智能机的iPhone比——一个是“能用就行”,一个是“好用才是王道”。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要是您是篮球教练,会选每天苦练策应、研究战术的杨翰森,还是选站在篮下等喂球的河升镇?对此你怎么看?
(注:文中数据来源于CBA官网、NBA官网及韩国K联赛官方统计,素材综合自近期体育报道。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