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些强国角逐的舞台上,最容易被牺牲的小角色,莫过于那些对局势一无所知、盲目押注的“马前卒”。
当“带头大哥”都扛不住压力,那些跟在他身后、四处乱跳的小角色,往往会变成场上的搞笑焦点。
中美一谈妥了,菲律宾这会儿扛不住了,主动向中国表示友好了起来。
就是嘛,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好像还想死扛着不放。
菲律宾主动示好
说起来,2025年11月1日,菲律宾外交部宣布,他们会从这天起重新试着为中国公民提供电子签证的服务,到了11月3日就正式全线开启啦。
要是放在半年前,简直难以置信啊。那时候的菲律宾,可真是挺得挺猛的,摆出一副不怕擦枪走火的样子。
马科斯算是重新长了点良心,忽然领悟了啥吗?当然未必啦。
在这场政治秀里,从来没见过那种温暖感情,只有冷冰冰的利益盘算。
菲律宾这个180度的大转变,背后藏着两记响亮的耳光,还有一本血淋淋的亏损清单。
第一下耳光,正是“带头大哥”美国自己亲力亲为扇过去的。
就在10月30日,釜山。一场举世瞩目的中美高层会晤传来消息:
美国不光把原本对中国加征的10%“芬太尼关税”给撤了,还把另外一项24%的关税暂停时间延长到一年,连那备受争议的芯片出口管控也放宽了不少。
要知道,近几年,美国经常用关税当武器,连盟友都不手软,比如菲律宾的椰子制品、香蕉啥的,曾经多次被加征惩罚性关税,损失挺惨的。
眼下,就连“带头大哥”也开始对中国放下了关税的大棒,这一幕让一向紧跟美国节拍、甘当反华先锋的小马科斯,一下子愣住了。
他猛然意识到,追随美国喊打喊杀,不但没捡到啥便宜,还惹恼了自己最大的贸易伙伴和邻居。
更让人揪心的是,美国的让步暴露出它的真实想法:它得让菲律宾在南海制造冲突,来牵制中国,可是要是真为菲律宾的好处着想,根本不会真跟中国翻脸撕破脸。
一到关键节点,“大哥”可是会毫不犹豫地把“小弟”出卖掉。
第二次耳光,真的是中国海警在海上狠狠地甩了过去。
10月12日,铁线礁海域的那场闹剧碰撞,彻底击碎了菲律宾那点儿侥幸心态。
据中国海警局事后透露的细节,菲律宾3003号公务船当天把自动避碰设备关了,用S形航线,连续十几次故意冲撞挑衅中国海警21559艇,最后还主动撞了上去。
这已经不单纯是一般的碰撞擦杠,而是经过周密安排,带着军事冒险意味的故意挑衅行为。
更让人琢磨不透的是现场的局势:事发当时,一艘美军舰艇就在大约100海里的位置,但它完全没搭把手,像个“甩手掌柜”似的,连象征性地靠近点、帮衬一下都没做。
这场景就像一盆凉水,从头浇到脚,把小马科斯彻底晕醒了。
这两年里,他能在南海上频频挑事,主要靠的就是美国那句“口头保证”加上所谓的《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做支撑。
他竟然还挺天真地以为,只要在海上闹点乱子、造成点伤亡,就能把美国给牵扯进去,帮他摆平。
现实却让他明白:一旦真遇到动真格的时刻,“大哥”跑得比谁都快。
两巴掌扇过来,马科斯这才真正体会到皮肉之苦。
因为在南海不断出手挑衅,黄岩岛附近的管控措施让菲律宾的3.2万渔民失去了饭碗,他们的渔船也再难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地捕捞海鲜。
而对菲律宾经济来说非常关键的旅游业,也成为了受创最严重的行业之一。
刚刚结束的中国国庆黄金周,本应该是菲律宾旅游业的“金矿”,预计会吸引数百万中国游客,但因为两国关系紧张,这块大的蛋糕硬生生被韩国、日本等邻近国家抢走了。
菲律宾旅游部长早在10月就偷偷跟媒体说起这事,语气中满是无奈:“就算能挽回10%的中国游客,也足够让国内20万旅游从业者有饭吃。”
这番话也算揭示了菲律宾经济目前挺尴尬的境况。
一方面是南海那些虚无缥缈的“主权声索”,另一方面又是国内那些嗷嗷待哺的几十万张嘴。
面对民生的重担和经济的账册,那些所谓的“爱国口号”还有“硬气的姿势”,最终还是得让出面包和黄油。
这回恢复电子签证,实际上就是马科斯政府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被迫作出的一次“止血”举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让步。
它这点小动作,倒像是想给中国传个暖心信号,试图缓和一下那破碎不堪的经济联系,哪怕只是从旅游这块先试水。
小马科斯还想硬撑?
不过得说清楚,这也只是个暂时的好消息罢了,不能掉以轻心。
马科斯政府从骨子里来说,还没有真正“洗心革面”。
就在11月3日,数小时前,美国战争部部长赫格塞斯还和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共同宣布:
刚刚传来好消息,菲律宾特遣部队正式组成啦。据美国太平洋舰队透露,这支队伍有60名成员,由一位海军将领带头,主要应对中国的动向。
这会儿菲律宾在南海还没完,时不时地搞点刺激行动。
11月1日,美澳新菲四国在南海进行了一场联合作战演习。美国派出了尼米兹号航母和菲茨杰拉德号驱逐舰等舰船,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菲律宾也都各自带来了军舰,加入了这次行动。
这一切都表明,马科斯政府的对华态度,带着一些投机的成分,又显得有些左右逢源。
他一边想借南海的问题转移国内民众对政府表现不佳的批评,稳固自己的政治支撑。
除此之外,他还想着从与中国的经贸交往中捞点实际的好处。
就像个在钢丝上跳舞的搭便车者,一边打着东边的钱,一边往西边凑热闹,脚踩两只船,还盼着船既快又稳。
不过,这种看着很硬气、实际上怕出事的策略变动,主动权并不在他自己手中。
咱们通过实际行动已经表明了,我们不仅有足够的耐心和聪明才智,而且还具备强大的实力,完全能够应付任何挑衅。
靠海警那专业的执法水平,我们能牢牢掌握海上的主动权,让菲律宾每次的挑衅都白忙一场,花费也越來越大。
咱们还能借助经贸和外交的办法,让他们为自己那些不对的动作付出一笔沉重的经济代价。
这次,马科斯还是退让了一下,可这绝对不能说明他就此收手。
未来,他大概还会在南海问题上耍点嘴皮子,搞些小动作在军事上试试水,同时又在经济方面想着跟中国重新拉近关系。
面对这种两面派的套路,我们的应对也挺明朗的:关于主权的问题,绝不退让,坚决反制任何侵犯的举动;至于经济上的合作,听听表态,但更要观察他们的实际行动。
只有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才能保证南海局势朝着有利于和平和发展的方向发展。
菲律宾并不是第一个“变心”的国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在这场大国角逐的风云里,小国存活的诀窍,归根结底还是“踏实”二字,而非“自找苦吃”。
马科斯还能撑多久,时间可是越来越不站在他这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