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凤至的父亲名叫于文斗,他和张作霖可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有一次,张作霖到于家做客。这一去,他一眼就看上了于家的女儿于凤至。哎呀,于凤至真是不得了,不仅学习刻苦,模样也长得清秀美丽。张作霖一见,心里就动了心思,当场就跟于文斗提起了亲事。他说自己有个儿子叫张汉卿,是个有志气的年轻人,将来肯定能在军队里大有作为。因此,家里必须要有像于凤至这样文雅大方的姑娘来帮忙。
那时候,结婚都是父母作主的。于文斗可疼自己的闺女了。他心里想着,张学良以后肯定会有好几个妻子,这样把闺女嫁过去,她岂不是要受苦?所以,于文斗找了个借口推辞,说现在是新时代了,闺女的婚事得她自己做主。结果,张作霖听了于文斗的话,居然点头同意了。他说以后会把孩子接到郑家屯,让两家人相处一段时间,到时候再看他们自己要不要在一起。
早年间,于凤至刚满11岁,张学良才7岁出头。
到了1916年,这已经比之前的事情晚了8年了。张作霖按说好的,把自家小子送到了郑家屯去相亲。那时张学良才15岁,和老一辈不同,他接触了不少新思想和新知识。一开始听说是包办婚姻,这小伙子立刻就不同意了,心里特别不愿意。不过,各种压力之下,张学良最后还是向于凤至求婚了,还答应以后凡事都听她的。不久后,两人在郑家屯举行了婚礼,婚礼是由张作霖的老部下吴俊生主持的。结婚后,于凤至搬到了沈阳,直接住进了大帅府,从此他们的生活又开始了新篇章。
于凤至毕业于奉天女子师范学校,嫁入张家后,并不只是忙于家务。她还利用空闲时间去沈阳的大学听课,努力成为一个能支持丈夫的好妻子。另一边,张学良遵照父亲张作霖的指示,专心在部队里学习和历练。夫妻俩一个在家务和自我提升上努力,一个在军队中成长,各自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1928年,张作霖和于凤至结婚已经12年了。然而,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丧生。之后,张学良在元老们的帮助下接过了大帅的位子。于凤至晚年时还回忆起这件事。她说,汉卿(张学良)接任大帅后,遇到拿不定主意的事,经常来找她商量。她能提供意见,帮张学良做决定。张学良也很重视她的意见,经常采纳。因为他们从小相识,相处多年,张学良非常欣赏于凤至的学识,把她当成重要的依靠。在除掉杨宇霆这件事上,于凤至的意见起到了关键作用,如果没有她的建议,事情可能不会进展得那么顺利。
中原大战结束后,张学良的地位大增,被任命为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负责东北和华北的事务,成了当时中国的重要人物之一。当他前往南京接受任命时,妻子于凤至也一同前往。蒋介石和宋美龄亲自迎接他们,而于凤至与宋美龄两人一见如故,很快就成了亲密的朋友,并结为金兰姐妹。不仅如此,宋美龄的母亲还将于凤至认作干女儿,两家人之间的关系日益亲密。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成了全国舆论的焦点,人们议论纷纷。最终,他被迫辞职,前往欧洲游历。期间,他的妻子于凤至和几个孩子也跟着去了。就这样过了半年,张学良接到命令,必须回国参加东郡的作战。于凤至也跟着回来了,但把孩子们留在了英国继续读书。真是够折腾的,张学良因舆论压力下野,又不得不回国,一家人也因此分散开来,让人忍不住感慨一番。
在1936年西安事变即将发生之前,于凤至为了照顾孩子上学,去了英国。没想到,西安事变突然爆发了。于凤至听到消息后,急得不得了,立刻往回赶。到了上海后,她赶紧去找宋美龄等人,求她们帮忙。后来,她真的在浙江奉化见到了被关押的张学良。就这样,他们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一起度过了整整三年。这真是让人感慨不已!
1940年春,于凤至不幸被查出得了癌症。张学良心疼不已,劝她:“为了孩子,你得去美国治疗。”于凤至心里非常无奈,但也没办法,只好答应了。于凤至还一直挂念着张学良,于是她请宋美龄帮忙,把赵一荻叫回来照顾张学良的生活。赵一荻在西安事变后就去了香港。谁能想到,这一分别竟然成了于凤至和张学良一生的诀别。你说这事儿,真是让人揪心不已!
于凤至到了美国后,一边忙着治病,另一边也没闲着,到处去找美国的议员、律师,还有华侨领袖。她希望能有人站出来,为张学良说句话,让蒋介石释放他。可是她费了不少心思,累得够呛,结果一点效果也没有。就这样拖了差不多50年,真是让人感叹!
1988年,有人听说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生病了,病情还挺严重的。这件事被中央知道了,他们马上做出决定,派郭维城去美国洛杉矶找于凤至。郭维城的任务就是邀请她回国,不仅是为了让她在国内接受更好的治疗,还希望她能长期定居国内。这事儿真是挺有说道的。
听说过郭维城吗?他以前是东北大学的学生。1933年,他秘密加入了共产党。后来,他又去了复旦大学继续深造。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因为东北大学秘书长王卓然的推荐,他到了张学良身边做机要秘书。在这段时间里,他还和于凤至有过交往,真是挺有意思的。
在1940年,有郭维城和万毅(后来成为开国中将)等人在山东干了一件大事!他们带着东北军111师的2000多人起义了!这次起义很厉害,后来这2000多人就被编入八路军山东军区。万毅当了师长,郭维城也不简单,他是副师长,还担任政治部主任,当时这角色也很重要!
抗日战争胜利后,郭维城带着任务回到了东北。他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先是齐齐哈尔铁路局的局长,后来又成了西满铁路局的副局长,还担任过四野后勤铁道运输司令部的司令员,一路下来责任重大。
新中国成立后,郭维城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他带领铁道部队奔赴朝鲜战场,并在那里担任了志愿军新建铁路指挥局的局长。从朝鲜回来后,他先后不再担任铁道兵副司令员和铁道部部长这些重要职务。说到郭维城,确实不简单,1955年他还获得了开国少将军衔,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功劳,值得尊敬。
郭维城急急忙忙赶到医院,找到于凤至,对她说:“咱们国家一直记挂着汉卿,他可是立过大功的英雄!现在政府特意安排,要接你回国治疗,让你好好享受晚年。”于凤至听了这话,眼泪顿时流了下来,既感动又激动,不停地喊着:“家人来接我了,我要回去,我要回去!”
那时候,于凤至的身体已经虚弱到极点,根本扛不住长途奔波的折腾。本来计划回国的事情,到最后也没能实现,唉,真是挺让人遗憾的。
1990年3月20日,于凤至在美国去世,享年93岁。有趣的是,就在她去世一年后,张学良竟然重获自由。这件事真是让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