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日,路透社爆出一个大新闻,震惊全球军迷:日本川崎重工正悄悄和德国方面谈论一种新型金牛座巡航导弹发动机的开发合作。
这次合作一高,不仅结束了日本70多年的和平主义禁锢,还让俄乌那场火药桶又添了几把柴火。
遇到这种局面,普京会怎么应付呢?
冷战级武器的心脏移植
金牛座KEPD-350导弹堪称欧洲军工领域的顶尖杰作。
这辆长5.1米、重达1.4吨的钢铁猛兽,能以0.9马赫的速度紧贴地面飞驰,借助碳纤维隐形外壳和智能地形匹配系统,在500公里之外准确穿透厚达6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不过,它的“心脏”——威廉姆斯WJ38-15涡喷发动机,有点跟不上现代节奏,不光油耗偏大,维护起来也是费旧成本挺高的。
今年,德国国防部跟陶鲁斯系统公司达成了一份价值数十亿欧元的升级协议,意在确保这款导弹能继续服役到2045年。
而新引擎的研制,正是整个升级方案的关键所在。
据个内部人说,川崎重工提的方案可能会用到类似他们P-1巡逻机的F7-10涡轮发动机技术,经过改进燃烧效率和减轻重量,能把射程搞到700公里以上。
军国主义幽灵的死灰复燃
日本加入这次合作的热情,简直和广岛核爆引发的震荡差不多,让人觉得挺吃惊的。
作为二战的输家,日本的宪法规定了明确禁止出口武器以及参与任何形式的战争。
不过近几年,东京打着“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的幌子,偷偷摸摸地开启了潘多拉魔盒。
2023年,爱国者导弹可以卖到美国那边,2024年,又批准了和英意合作开发的战斗机出口,如今更是直接插手攻击性武器的研制。
川崎重工这个角色,真是挺耐人琢磨的。
这家曾经造过零式战机的军工大佬,近些年靠着P-1巡逻机和H2摩托车上的机械增压技术,挺火的。
他们研制的碳纤维材料早就用在金牛座导弹的弹体上,现在又打算涉足发动机的核心技术领域。
日本防卫装备厅虽然表态要“严格把关技术转让”,但大家心里都清楚,这种合作难免会出现一些核心技术的泄露。
欧洲火药桶的疯狂加注
德国总理默茨的激烈措施越发把局势搞得乱套。
这位基督教民主联盟的头头在2025年10月16日直言,打算用欧盟冻结的1400亿欧元俄罗斯资产,买一些像金牛座导弹之类的先进武器,用于支援乌克兰。
消息一出,俄罗斯立马就发出严厉警告,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说,德国的举动就像是在直接参战一样,莫斯科会采取“所有必要措施”来应对。
实话说,德国早就越过了那道底线。
在2025年5月,柏林和基辅达成了一项57亿美元的协定,用于支持乌克兰自己制造远程武器。
虽然默茨没有直说,但大家都觉得,这实际上是在为金牛座导弹的技术转移打基础。
更令人烦心的是,德国联邦国防军暗中在给“台风”战斗机进行升级,让它能载上改良版的金牛座导弹,这一搭配对俄罗斯西部军区来说,简直是个致命的威胁。
亚洲版北约的悄然成型
日德两国的合作背后,悄然织出了一张日益扩展的军事联盟网络。
2024年1月,两边签了个《物资劳务相互提供协定》,这样一来,军队在联合行动中就能互通燃料、弹药和后勤保障了。
到了8月那次的战略对话,双方又商定了个情报共享的协议,主要涉及网络作战、密码技术这些关键领域。
现在的这种合作,已经不光是局限在军工领域了。
到2025年9月的时候,德国的“巴伐利亚”号护卫舰和日本海上自卫队在南海联手搞了场演习,这还是二战以后德国军舰第一次出现在这个地方开展活动。
更有意思的事是,两边的陆军打算在2026年搞场自1945年以来的第一次联合演习,地点估摸着就放在离俄罗斯远东不远的北海道那边。
日本的这些冒险举动正带动周边国家纷纷加强军备,地区的军力角逐也逐渐升级。
韩国已经宣布要加快开发射程达到1000公里的玄武-4巡航导弹,而中国则预计在2025年进行新一代高超声速反舰导弹的试射。
更令人担心的是,美国正推动“太平洋北约”方案,想把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整合进一个统一的导弹防御网络。
不过,过去的经验教会咱们不能掉以轻心。
1936年,日本和德国签了《反共产国际协定》,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一签署会引发全球1亿人丧生的惨剧。
结语
虽然现在的日德合作打着“防御”的旗号,但他们研发的武器其实可是有战略打击实力的哦。
据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说过:“当亚洲国家着手协助欧洲打造进攻性武器的那一刻,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钟声也就敲响了。”
这次横跨欧亚大陆的军事合作联盟,正在重新塑造战后国际体系的根基。
而百姓们要留意的是,要是政治人物在地图上画出合作的底线,可能会点燃整个世界的导火索。
未来的历史学者说不定会认出,2025年这个秋天,才是真正拉开新冷战序幕的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