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我们终于看懂了 “大国崛起” 的另一种模样

当一艘 2000 吨级护卫舰的甲板上,一架喷气式无人机像直升机般缓缓升起再猛地加速冲向天际,中国用这款 “全球首次” 的装备,给世界海战规则递上了全新剧本。8 月 18 日香港《南华早报》独家报道,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研发的 “VJ-20” 高速垂直起降喷气式无人机,成为全球首款同时实现 “垂直起降” 与 “喷气式高速飞行” 的无人作战飞机。

没有相关图片

最大速度超 0.8 马赫(约 980 公里 / 小时,比螺旋桨无人机快 3 倍)、航程破 1000 公里,能携带 8 枚小型精确制导导弹或 1 枚 “鹰击 - 9E” 反舰导弹;更绝的是依靠机身上 4 台可转向升力风扇,它能在篮球场大小的甲板上 “旱地拔葱”,不需要任何跑道。换句话说,从今往后每艘军舰都能变成 “小型航母”。

这款无人机的出现,直接改写了传统海战 “航母中心论” 的底层逻辑。过去只有 10 万吨级航母才能搭载固定翼战机实现远程打击,比如美国尼米兹级航母需要 300 米跑道让 F-18 起飞,而大多数驱逐舰、护卫舰根本 “养不起” 固定翼飞机。但 VJ-20 让一切改变:一艘 054A 护卫舰能停 4 架,一艘 901 补给舰能停 10 架,甚至民用滚装船铺块钢板就能当 “临时无人机基地”。这些无人机能做的事远超想象 —— 反舰时携带 “鹰击 - 9E” 从 500 公里外攻击敌航母,对陆时用精确制导炸弹炸毁港口雷达站,侦察时凭借高速穿透防空网传回实时情报。未来海战再也不是 “航母对航母” 的对决,而是 “每艘军舰都能发起空中攻击” 的分布式作战,敌人要面对的不是 1 艘航母的 20 架战机,而是 10 艘军舰的 50 架无人机,根本防不过来。《南华早报》说得直白:“它把‘航母的权力’分给了每一艘军舰。”

今年中国国防科技的 “爆款” 确实像 “下饺子”:2 月 055 大驱第 8 艘 “咸阳舰” 入列,搭载改进型 “鹰击 - 21” 反舰导弹(射程 1500 公里、速度 10 马赫);4 月歼 - 35 隐身舰载机正式列装山东舰,成为全球第二款隐身舰载机(仅晚于美国 F-35C);6 月东风 - 27 高超声速导弹试射成功,射程超 5000 公里能突破任何反导系统;8 月除了 VJ-20,还有 “电磁轨道炮” 上舰测试的消息 —— 这款炮以 7 马赫速度发射炮弹,射程 200 公里是传统舰炮的 3 倍。这些 “黑科技” 从不是 “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中国 “全产业链能力” 的体现:歼 - 35 的 “涡扇 - 19” 是自主研发的第四代中等推力发动机,VJ-20 的飞控芯片用的是国产 “龙芯”(能抗电磁干扰),055 大驱的舰体用了 “超高强度钢”(能承受反舰导弹打击),无人机的 “自主作战系统” 能让多架 VJ-20 协同攻击无需人工操控。简单说,中国已经能自己造 “从螺丝到导弹” 的所有国防核心技术,这才是 “武器下饺子” 的真正底气。

回到 “大国是不是真的崛起” 这个问题,答案很明确:是的,但我们的崛起和历史上的 “霸权崛起” 完全不同。从硬指标看,中国 GDP 连续 10 年世界第二(占全球 18%),研发投入世界第二(2023 年达 3.3 万亿元),全球创新指数从 2012 年第 34 位升至 2023 年第 12 位,国防实力世界第三(仅次于美俄)—— 但我们的军事力量从不是 “进攻性” 的:造 VJ-20 是为了保护南沙渔船,造东风 - 27 是为了阻止航母开到台湾海峡,所有装备的核心都是 “防御”。更关键的是,我们的崛起是 “和平的”:没有像美国那样到处发动战争,而是用 “一带一路” 帮发展中国家建铁路修港口;没有像俄罗斯那样 “吞并领土”,而是用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处理南海问题;没有像日本那样搞军国主义,而是用 “人类命运共同体” 呼吁世界合作。

当 VJ-20 从护卫舰上起飞时,我们看到的不是 “霸权扩张”,而是 “一个曾经被列强欺负的国家终于有能力保护自己”。1840 年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国门,1900 年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1950 年美国航母开到鸭绿江边 —— 那些 “落后就要挨打” 的日子我们永远不会忘,但现在我们造 VJ-20、造东风 - 27、造 055 大驱,不是为了 “报复谁”,而是为了 “再也不被谁欺负”。这就是大国崛起的真正意义:不是 “我比你强”,而是 “我有能力守护我的人民”;不是 “我要统治世界”,而是 “我要让世界尊重我的存在”;不是 “靠武器吓人”,而是 “靠实力说话”。

看着 VJ-20 的机翼划过南海天空,我们知道:那个 “被欺负的时代” 已经彻底结束,而 “和平崛起” 的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足球资讯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