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关于福建泉州惠安出现龙卷风的视频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不少市民看到后都感到非常惊讶,甚至有些难以置信。
视频里,一个巨大的“漏斗”从乌云底下伸向地面,几十米高的风柱旋转着,连塑料袋都被卷到半空中乱飞。
这景象,对于泉州这座以“风调雨顺”著称的城市来说,确实是件新鲜事,甚至有些让人觉得“邪乎”。
很多人看到视频,可能第一反应就是:“这不是只有美国大片里才有的场景吗?我们泉州怎么也刮起龙卷风了?”这种疑问是很正常的,因为在大家固有的印象里,龙卷风似乎总是在北美大平原上肆虐,或者偶尔出现在我们国家的一些特定区域,比如华北平原、江汉平原等地。
泉州地处东南沿海,虽然夏季也会有强对流天气,但能发展出如此清晰可见的龙卷风,确实是非常罕见的。
据当地气象部门介绍,泉州平原地区上一次有记载的龙卷风,还要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算起来,这回真是快五十年才见这么一回了。
用气象专家的话说,这种概率比中彩票都还要低好几个档次。
所以,当这段视频传开后,大家心中的那份惊讶和不可思议,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那么,这个“大漏斗”究竟是怎么凭空出现的呢?
这背后可不是什么玄学,而是有严谨的气象科学道理。
气象台的裴副台长已经给咱们做了解释,这次泉州惠安的龙卷风,是典型的“雷暴云剧烈发展”的产物。
听起来可能有点专业,咱们用大白话来捋一捋。
大家可能都感受到了,最近这几天泉州的气温是不是特别高?
前天惠安的气温就飙到了35℃,再加上空气里湿漉漉的,这就是强对流天气最喜欢的“温床”。
当地面被太阳晒得滚烫,大量的湿热空气就会像坐了火箭一样,猛地往高空冲。
这股上升的气流非常强大,当它冲到高空遇到冷空气时,就会迅速凝结,形成一片片巨大的雷暴云。
而龙卷风的形成,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叫做“垂直风切变”。
这又是个什么概念呢?
简单来说,就是不同高度的空气,它的风向和风速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可能地面吹的是东南风,但到了几百米甚至上千米的高空,风向可能就变成了西南风,而且风速还更快。
当之前提到的那股强大上升气流,冲入了这种“风向风速不同”的环境里,就像一根棍子插进了正在快速搅动的泥浆里,上升的气流本身就可能开始旋转起来。
这种旋转,再加上雷暴云内部蕴含的巨大能量,就像一个巨大的天然“搅拌机”,把空气越卷越快,越卷越紧。
最终,在重力和气压差的作用下,一个从云底延伸到地面的巨大旋转漏斗就形成了,这就是我们肉眼看到的龙卷风。
视频里那句“乌云底下直接卷出个大漏斗”,就是对这个过程最形象的描述。
所以,它不是“凭空”冒出来的,而是大自然能量剧烈释放的结果,需要特定的热力条件和复杂的垂直风切变这些“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都配合到位,才能形成。
大家可能还会关心,这次惠安的龙卷风,威力到底有多大?
跟我们平时在电影里看到的那种能把汽车都卷上天的龙卷风比起来,它算是个什么水平呢?
气象台的裴副台长给出了权威数据:当时测得的风速大约是15米每秒,气旋强度大约在0.7左右。
这个0.7,在我们气象学上对龙卷风的强度分级里,算是中等偏下的水平。
大家可能听说过美国那边对龙卷风的EF等级划分,从EF0到EF5,EF0是威力最小的,而EF5则是最高级别,那种是真的能摧毁钢筋混凝土建筑,连汽车都能被卷到天上。
而我们这次惠安的0.7强度,如果换算到EF等级,大概也就是EF0到EF1的水平。
所以,大家在视频里看到它能卷起草垛、塑料袋、一些轻的杂物,这就是它正常能造成的破坏。
幸运的是,这次龙卷风“很识趣”地选择在农田区域出现,没有直接刮到居民区,所以目前没有听说有人员伤亡。
这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如果它的路径稍微偏一点,刮到村庄或者城镇,那后果可就真的不堪设想了。
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龙卷风的破坏力是高度集中而且具有毁灭性的,它的风速虽然有平均值,但内部瞬时的风速可能更高,而且它的移动路径往往诡异莫测,给预警和防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这次惠安的龙卷风,哪怕它强度不是最高,也实实在在地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极端天气,真的离我们不远了,甚至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
最近这几年,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确实有增多的趋势。
前脚隔壁省刚遭受了冰雹,后脚我们泉州又出现了龙卷风。
这可不是巧合,而是自然现象的一种体现。
高温、高湿的天气条件,确实让强对流天气越来越频繁,强度也可能越来越大。
但这不代表我们只能“听天由命”。
恰恰相反,在应对极端天气方面,我们国家的气象科技和防灾减灾体系,那可是走在了世界前列!
想想看,五十年前没有先进雷达的时候,遇到这种突然出现的天象,可能真的会让人以为是“神仙打架”,指不定就传成了什么带有神秘色彩的故事。
但现在呢?
我们国家的气象雷达,那可是“火眼金睛”!
它能精准地捕捉到雷暴云内部可能形成龙卷风的“中气旋信号”,也就是龙卷风形成的早期征兆。
这次泉州龙卷风,气象台的雷达就提前捕捉到了这些信号。
虽然龙卷风的预警难度是所有灾害中最高的之一,但这种精准的监测能力,哪怕能提前二十分钟发出预警信息,就能为我们争取到宝贵的逃生时间,挽救生命和财产。
所以,气象台的提醒,大家可得牢牢记在心里:现在夏季正是强对流天气的高发期,大家一定要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
现在智能手机都有灾害预警推送功能,大家平时把这个功能开着,收到通知的时候多看一眼,耽误不了几秒钟的时间,但关键时刻,它真的能救命!
我们千万不要觉得“反正不关我的事”,或者“这种小概率事件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
在变幻莫测的自然力量面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一份敬畏和警惕。
毕竟,泉州这样的地方,高温高湿的天气条件很容易触发强对流天气,虽然短时间内不太可能再出现龙卷风,但台风季马上就要到了,多留个心眼,多一份防备,总归是没有坏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