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是应一位粉丝要求的问题,而写的文章。
里面的数据来自于平时的收集整理,我把这两所大学2017-2024年就业升学的数据,汇总成一张表,供大家参考!
数据整理不易,但把各年数据汇总在一起,我们大致就能看到一所大学的就业趋势,升学走向,相信下面的数据,对于大家来说,会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下图有点小,点开看更清楚!
以下是基于上面的数据,做出的个人分析,如有不当,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有关升学情况的两校比较
从深造率来看:
两所大学都是持续升温,中南大学从2019年的43.53%,上升到2024届的50.35%(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统计口径),基本上近一半本科生,都选择了继续深造,而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是38.17%,2023届是46.26%,相比中南而方,早年的华南理升学比例并不高,但现在两所大学,基本上打平了,但从总数来看,华南理工大学升学比率要低中南近5%。
从保研率来看
中南大学2018年仅为17%,到了2022届21.82%,推免比例不断走高,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保研比为18%,22届为21.2%,总体来看,两校是高度接近的。
从出国升学情况来看
2023-2024届深造的学生中,中南大学有88%以上的学生留在国内,大多数是升学到双一流大学、重点985大学等。而华南理工大学,只要看看学校公示的数据,2018年有11.9%的学生升学海外,22届是9.0%,23届为9.9%。总体来看,国外升学的比率,华南相对于中南会更外向。
基于此,我的建议如下:
如果你目标是医学、轨道交通、治金材料等硬核学科,但又不想出国,只想在国内升级打怪,那中南大学是你的最优选择,但如果你的目标是海外名校硕博,或是打算在湾区就业,那华南理工大学,则可以重点考虑,华南理工大学的计算机、机械自动化、材料、建筑、轻工工程等方向,其实是非常不错的。
二、就业相关数据分析
因为这类数据比较多,又比较杂,所以表格中很难全部涵盖出来。
以下是我基于对学校公布就业信息整理,而形成的个人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第一,就业地区分析
中南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地区长期集中在湖南(30-35%)+广东(20%左右),这说明这所大学与中部和华南产业链的联系还是非常紧密的,但湖南是就业的主场。
而华南理工大学,有数据表明学生80%留在粤港澳大湾区,2020届的毕业生数据中指出,湾区就业率为74.7%。
这就是这两所大学的不同之处。
第二,就业行业的差异性分析
如果你的目标是进大厂、500强、湾区名企,那么华南理工大学的地缘优势,以及与地方产业的关系非常紧密,2018届本科毕业生的月薪7371元,从全国工科强校的数据来看,这个待遇是非常不错的,2002届进入世界/中国500强企业占比36.6%,2022届这一数字上升到43.2%,这些数数据都表明华南理工大学的就业资源是非常丰富的。
但是,如果你的目标是扎根中部或华南,你在选择中南大学时,也要结合中南大学的就业主行业:制造业、医疗卫生和信息服务,当然也可以加上新能源和新材料这两个新方向,但总体来看,相比华南理工,还是要偏弱一点。
三、勋哥建议
1、对于偏学术、研究型的考生来说
在优势学科领域,选择中南大学,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中南大学的深造率,目前已经突破50%,国内双一流输送链接相对更稳定,适合的专业有:医学类(湘雅)、轨道交通、冶金材料矿业、自动化、计算机等。
2、偏就业、应用型专业的考生
优先选择华南理工大学,原因也很简单,500强直通率高,湾区的名企资源集中。
3、如果有计划出国、走国际化路线的考生,优选华南理工大学
中南大学的出国率近几年在4-6%,而华南理工大学的出国率接近10%,且七成以上是Qs前100,另外在国际合作项目上的资源也是非常多。
做个总结:
报考中南大学(CSU):适合目标“保研/考研读研+中部/华南就业”,尤其医学、轨道交通、新能源、新材料等方向;
报考华南理工大学(SCUT):适合目标“名企直通/湾区就业+海外升学”,尤其工程、建筑、材料、计算机等工科专业。中南大学是“学术升学优先的直通车”,华南理工大学是“湾区名企与国际硕士的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