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山河鉴章
点个关注不迷路!每天持续分享时政要闻和历史分析,带你了解背后的故事!
东南亚有个国家最近挺热闹,越南,前阵子还硬气地说啥也不接美国遣返的非法移民,转头就松了口,说要 “讨论讨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大概率是要接下这个烫手山芋了。
一个靠加工业火起来的 “当红小生”,为啥突然在这事上服软?是美国给的压力太狠,还是自己家里早就藏着一堆难念的经?这背后的弯弯绕,可比表面看起来复杂多了。
被架在火上烤的经济
越南这几年确实风光过,七八年前经济突然发力,学着中国搞改革开放,靠着人多、工资低,把耐克、三星这些大厂都拉了过去。GDP 增速一度比中国还高,嘴上喊着要取代中国的加工业地位,听着挺提气。
可风光背后,全是藏不住的暗伤,外资占了总投资的四分之一还多,出口里七成都是外资企业的活儿。就说三星,一家就占了越南四分之一的出口额。这哪是 “越南制造”,分明是 “外资在越南制造”。
更要命的是对美国的依赖,去年越南跟美国的贸易额 1424 亿美元,占了 GDP 近三成,光顺差就赚了一千三百多亿。可这钱赚得不安稳,美国说加税就加税,2023 年越南对美出口直接暴跌,衣服鞋子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
这哪是谈判,分明是拿捏,越南心里清楚,接了移民,国内治安可能乱套,不接,美国断了订单,工厂就得关门。左右都是坑,只能捏着鼻子选一个。
说起来,中国对越南的帮衬可不少,越南缺电,中企在北部湾建了跨境风电,工业区总算不用 “开三停四”,河内轻轨 2 号线,中国接手没多久就通车了,票价还便宜。可越南嘴上从来不念好,反而总想着靠美国翻盘。
为啥?2024 年中国对越南顺差六百多亿,越南看着眼馋,觉得跟着美国能把这笔钱赚回来,结果呢?美国答应修高铁,十年了图纸还在 PPT 上;赶走中国 5G 设备,换上来的欧美货又慢又贵,错过了网络发展的好时候。
就像越南网民说的,美国给的是画饼,中国给的是铁锅,沉归沉,能炒饭,可越南偏要盯着画饼流口水,这股子拧巴劲儿,说到底还是没看清自己的位置。
越南的左右为难
越南总想着在中美之间当 “墙头草”,哪边有利就往哪边倒,美国让它在南海挑事,它喊两句口号,中国海警船一到,立马改口说要 “和平解决”;美国让它赶走中国 5G,它照做了,结果自己网络卡得要死,又不好意思再找中国。
这种摇摆,说到底是没底气,小国在大国之间混,要么有实打实的本事,要么就得选准靠山,越南两样都不沾,既没完整的工业体系,又想两边讨好,最后只能被当枪使。
美国嘴上喊着 “扶持越南”,实际上把它摁在低端代工里不让动,越南想搞芯片,美国只给过时设备;想搞新能源,美国逼着它给中国光伏加 50% 关税。说白了,就是怕越南真起来,抢了自己的好处。
其实越南学中国,学得一点都不彻底,中国改革开放,一边引进外资,一边建自己的工业体系,搞内循环;越南却一门心思靠外资、靠出口,把鸡蛋全放在别人的篮子里。
2023 年外资一跑路,越南房地产暴跌,西贡银行被挤兑到暂停取款,老百姓排队取钱的场面都上了国际热搜。这哪是 “经济奇迹”,分明是沙滩上盖楼,浪一冲就塌。
东盟国家里,印尼看着越南被美国拿捏,心里偷着乐,毕竟印尼也是人口大国,正盼着外资从越南迁过来。越南夹在中间,前有美国施压,后有邻居抢食,真是腹背受敌。
模仿者的困境
越南学中国,学得可真够彻底的,连红头文件都照抄,改革开放的路子也一步一步跟着走。可学来学去,只学了 “引进外资”“搞出口”,没学中国 “建体系”“稳根基”。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也靠外资和出口起步,但同时拼命建工业体系,从螺丝钉到芯片,一点点啃技术,现在中国能自己造航母、搞 5G,靠的就是这个。越南呢?几十年过去,还是在给别人打工,核心零件、设备全靠进口。
人口红利也没用好,中国靠庞大的内需市场,消化了不少产能,就算出口受影响,国内也能扛住。越南人口才一个亿,市场太小,只能指着国外订单。一旦美国市场缩了水,立马抓瞎。
疫情期间,全球经济不景气,越南的日子更难了,外资怕风险,纷纷撤走,工厂倒闭,工人失业。这时候才发现,没有自己的产业,没有稳定的市场,抗风险能力比纸还薄。
反观中国,疫情期间靠着完整的供应链,不仅稳住了自己,还帮着全球供货,这就是 “内功” 的差距。越南想学中国的 “外向型经济”,却没学到中国 “以内循环为主体” 的智慧。
现在越南也想回头找中国,可信任这东西,碎了就难拼起来,中国帮它建风电、修轻轨,是出于邻里情分,但也不会一直当冤大头。越南要是还拎不清,未来的坑只会更深。
大国的生存逻辑
越南的困境,说到底是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无奈,但这无奈里,藏着太多可以避免的坑。比如过度依赖外资,比如把宝押在一个国家身上,比如放弃自主发展的主动权。
中国早就看透了这一点,这些年一边扩大开放,一边拼命搞自主创新。芯片被卡脖子,就集中力量攻关,5G 被打压,就自己建标准;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都是在国际竞争里硬生生闯出来的。
不是说不跟国外合作,而是合作得有底线,中国对美国,既做贸易,也守原则,你加税我反制,你搞制裁我就找新市场。对东盟,搞 RCEP,建自贸区,不是为了控制谁,而是一起赚钱。
越南要是真想走出困境,得先摆正位置,别总想着靠美国翻盘,也别对中国揣着戒备不放。好好跟中国合作,利用中国的供应链完善自己的产业;跟东盟兄弟抱团,把区域市场做起来;少掺和大国博弈,专心搞发展。
可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历史恩怨、美国的撺掇、国内的短视,哪一样都不是说放就能放的。大概率,越南还得在这泥潭里再扑腾几年,直到实在撑不住了,才可能回头。
但不管怎么说,越南的故事都是一面镜子,它告诉我们,国家发展没有捷径,模仿别人永远成不了第一,依赖别人就像寄人篱下,哪天主人不高兴了,就得卷铺盖走人。
总结
越南从 “经济新星” 到左右为难,不过短短几年,它的故事里,有小国的挣扎,有大国的博弈,更有发展路上绕不开的坑:过度依赖外资、产业升级滞后、在大国间摇摆不定。
说到底,国家发展就像人走路,得自己有腿,才能走得稳、走得远,靠别人扶着,或者踩着别人的肩膀,迟早会摔下来。越南的今天,或许是很多小国明天的镜子,想清楚自己要啥,选对路,比啥都重要。
而对中国来说,越南的经历更像一记提醒:不管国际风云怎么变,把自己的事做好,练强 “内功”,才是应对一切风浪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