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说起来挺闹心的,俄乌冲突打了这么久,眼看着2025年都过一多半了,美国那边特朗普上台后,就开始大力推动和谈,但这和谈听着怎么那么像逼乌克兰吐地呢。特朗普这人大家都知道,作风强势,喜欢搞交易艺术,他觉得结束战争的最快办法就是让双方换地盘,俄罗斯占着的那些地方,比如乌东四州和克里米亚,就认了,换来停火和平啥的。
可乌克兰那边,泽连斯基一开始咬牙切齿,说绝不让出一寸土,结果特朗普一发火,泽连斯基的态度就有点松动了,表示啥事儿都能聊聊。这中间的过程,牵扯到大国博弈、国内压力、国际舆论,挺复杂的,但归根结底,还是实力说话,美国这大腿抱不稳,乌克兰就得自己掂量。
俄乌战争从2022年2月打到现在,俄罗斯占了乌克兰大概五分之一的土地,包括克里米亚和乌东的部分地区。乌克兰军队在前线死扛,损失惨重,经济也快崩了,靠西方援助吊着口气。特朗普2024年大选赢了,2025年1月上台后,就把结束海外战争当成头等大事,他觉得美国花了太多钱在乌克兰身上,得赶紧止损。2月底,他就把泽连斯基叫到白宫,俩人聊了聊和平方案,特朗普直截了当,说要考虑土地交换,不然援助就别想了。泽连斯基当时没答应,俩人吵了一架,泽连斯基走人后,特朗普在媒体上抱怨,说乌克兰不识抬举。
几个月过去,战况没啥好转,俄罗斯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推进缓慢,但乌克兰也拿不回地。8月初,特朗普宣布要和普京在阿拉斯加见面,8月15日的事儿,重点谈停火。8月8日,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说,可能会涉及土地交换,对双方都有利。他没细说换啥,但意思清楚,乌克兰得认俄罗斯占着的地。泽连斯基8月9日赶紧回应,在基辅开新闻会,说宪法不允许割地,乌克兰人民不会同意。这话听着硬气,但外界觉得他是在给自己留面子,因为美国压力太大。
果然,特朗普不乐意了,8月11日在他的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发帖,火气上来,说泽连斯基发动战争时没提宪法批准,现在谈土地变更就拿宪法挡箭牌,这不是自打脸吗。他警告泽连斯基,必须接受美国方案,用土地换和平,不然后果自负。这帖子一出,国际媒体炸锅了,大家都说这是特朗普在施压,逼泽连斯基就范。
英国《每日电讯报》当天就报道,说泽连斯基立场软化了,可能接受冻结当前战线,承认俄罗斯对乌东四州和克里米亚的控制,换取停火。报道引述欧洲领导人说法,泽连斯基私下告诉他们,得拒绝特朗普任何进一步让步的提议,但同时承认军事上收回克里米亚不现实,得通过外交手段。
泽连斯基这边呢,确实有点变化。8月11日后,他发声明,说为了和平,一切选项都可讨论。这话比之前柔和多了,没再死咬着不让地。外界分析,这主要是特朗普的怒火起了作用,加上美国援助不确定性。特朗普上台后,已经调整了对乌克兰的军援,允许更多武器到位,但同时威胁如果不谈,就切断。乌克兰国内,民调显示,民众对土地让步的态度在变,2023年反战初期,只有10%的人接受割地,现在涨到38%,因为战争拖太久,大家疲了,想和平。但超过一半人还是反对,尤其是涉及宪法问题。
特朗普的策略挺直白的,他觉得普京也想停战,俄罗斯经济受制裁影响大,军队损失也不小。特朗普说过,会在会晤头两分钟就看出普京诚意,要是谈不成,就走人。欧洲那边,领导人如马克龙和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赶紧打电话给特朗普和泽连斯基,说和平必须包括乌克兰,不能强加。欧盟外长卡拉斯也发声,说得有无条件停火,才谈让步。但特朗普不鸟这些,他觉得欧洲太软,得美国带头。
泽连斯基的考量也现实,他知道乌克兰离不开美国支持,特朗普这人记仇,2月那次吵架已经让关系紧张。要是再顶着干,援助没了,前线崩盘。泽连斯基过往言行看,他本来是英雄形象,2022年入侵时留在基辅,鼓舞全国。但现在,战争三年,国内腐败问题、征兵难,民意下滑。如果同意割地,他就从英雄变卖国贼,政治上炸弹。但形势逼人,他得策略性让步,先放软话,把球踢给特朗普和普京,看他们谈出啥结果。要是协议成形,他就说已尽力,但大国博弈下没法子。
这事儿发展到这儿,国际社会反应不一。美国国会内部,共和党支持特朗普快结束战争,民主党担心牺牲乌克兰主权。俄罗斯媒体报道,普京同意会晤,但坚持领土要求。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公正谈判。中国保持中立,但私下支持俄罗斯。乌克兰军队在前线调整,准备可能变化,但士兵士气低落。
特朗普发怒这事儿,也反映他个性,喜欢公开施压,不玩外交虚的。8月11日帖子,用大写字母强调愤怒,典型的特朗普风格。泽连斯基回应时,没直接怼特朗普,而是说和平需要妥协。这转变,媒体解读为服软。英国天空新闻说,泽连斯基软化了对土地让步立场。YouTube上也有视频分析,说这是压力结果。
未来几天,阿拉斯加会晤结果会定调。希望和平来,但别牺牲太多正义。战争打到现在,大家都累了,谈谈也好,但得公平点,别让小国吃亏太大。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