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特朗普要让泽连斯基下台?普京熬了三年,等的就是这一天

据红星新闻消息,2025年7月,俄乌冲突进入第四个年头,乌克兰同时面临政坛风波与战场压力。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7月19日在其Substack博客爆料,华盛顿已就乌克兰“政权更替”达成初步共识。若泽连斯基拒绝下台,美国可能强行将其流放,前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被视作接班人选。这一消息虽未证实,却让乌克兰局势更添动荡,而俄罗斯似乎正迎来期待已久的转机。

特朗普对乌克兰的态度近期出现明显变化。他一边恢复对乌军事援助,提供急需的爱国者防空系统,还“鼓励”乌方对俄罗斯境内展开更多打击;一边给俄罗斯下“50天通牒”,要求俄乌50天内停火,否则对购买俄石油的国家征收100%关税。更关键的是,他明确表示乌克兰问题该由欧洲主导,美国要“脱身”。美国国内甚至出现“更换乌克兰政府”的讨论,这让泽连斯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无人机袭击(资料图)

面对美国态度转变,泽连斯基迅速行动。7月17日,他宣布完成政府重组,任命新总理,还计划全面调整安全和外交系统。这些动作显然是想稳定政局,避免被“替换”。但乌克兰大选已无限期推迟,他能否继续掌权,很大程度上还要看美国的态度。与此同时,乌克兰国内矛盾持续激化。7月22日深夜,泽连斯基签署第12414号法案,废除国家反腐败局(NABU)和专门反腐败检察官办公室(SAPO)的部分执法权。

这项法案以“修正案”形式被塞进无关立法,在议会以263票赞成、13票反对的优势快速通过,全程仅用一场会议时间。按照新规,总统任命的总检察长从此能调取NABU的任何案件、指派检察官,甚至能以“机构清算”为由解雇检察官。法案签署前24小时,乌克兰安全部门对NABU和SAPO办公室发起15次突袭,至少70名员工被搜查。政府称此举是调查这两个机构“被俄罗斯情报部门渗透”及“勾结俄方”,但未出示具体证据。

普京(资料图)

实际上,NABU当时正在调查两桩案件:副总理阿列克谢·切尔尼绍夫牵头的建筑行业腐败案,以及泽连斯基核心圈子在无人机采购中的数亿美元贪腐嫌疑。议员安娜·斯科罗约德直言,突袭是总统办公室主任安德烈·叶尔马克下令的“惩罚措施”,目的是施压NABU局长谢缅·克里沃诺斯。法案签署当晚,尽管戒严令禁止公共集会,基辅总统府外仍聚集2000-3000名示威者,高呼“耻辱”“否决法案”“泽连斯基是恶魔”等口号。

利沃夫、敖德萨、第聂伯等城市同步爆发抗议,参与者包括平民、学生、退伍军人及前线士兵家属。29岁的前士兵奥列克桑德·特伦在俄乌冲突中失去双腿,他坐在轮椅上表示,这项法案侮辱了所有牺牲者,军人们很难再有动力继续战斗,大家争取的是透明政府,不是包庇腐败的独裁者。国际社会对此反应强烈。欧盟扩大事务专员玛尔塔·科斯直接警告,此举是“严重倒退”,将阻碍乌克兰加入欧盟进程。

特朗普(资料图)

七国集团与欧盟大使同步发表联合声明,强调对“机构独立性遭受打压”的严重关切,甚至表示这可能成为西方反援乌人士手中的把柄,进一步促使他们缩减对乌援助。欧盟方面还提醒,对乌援助“以透明度、司法改革和民主治理为条件”,毕竟没有反腐机构监督,西方援助很可能被乌克兰官僚私吞,类似情况在俄乌冲突初期就出现过。国内矛盾重重之际,乌克兰在战场上的处境也不乐观。进入2025年,俄军加强攻势力度。

美国机构“冲突研究所”分析,俄军在今年6月夺取的土地面积,是自去年11月以来最多的。有接近克里姆林宫的消息人士透露,普京打算无视特朗普的“50天停火”警告,反而要加强对乌克兰的压力。俄军在战术上也有调整,引入远程攻击无人机锁定乌军铁路运输系统。以往俄军用昂贵的“伊斯坎德尔”导弹对付军用列车,效果不佳。现在改用大量攻击无人机,成本低、命中率高,效果还更持久。

泽连斯基(资料图)

这些无人机不仅打击运输系统,还能侦察乌军动向,为地面部队提供精准火力引导。无人机战术的应用,说明俄军后勤能力和作战体系在持续优化,虽然冲突仍处胶着,但俄军已逐步掌握主动权。面对战场态势变化,泽连斯基在7月以来多次公开呼吁重启谈判,甚至表示已向俄方提出新一轮对话请求,还准备好领导人级别的直接会面。显然,战场的不利局面和美国态度的转变,让他不得不考虑通过谈判寻找出路。俄罗斯方面对特朗普的“50天停火”警告并不在意。

如果俄军能在接下来几个月攻克顿巴斯地区的关键要地,战场态势会进一步改善,在潜在谈判中也将占据优势。要是攻势遇挫,没能拿下任何一个目标,俄罗斯就会陷入被动,很难以强势姿态开启和谈。现在的俄乌冲突正处于关键转折点。乌克兰面临内忧外患,泽连斯基的地位岌岌可危;俄罗斯则在战场逐步掌握主动,等待已久的有利局面似乎正在到来。接下来的几个月,顿巴斯地区的战事进展将成为影响整个冲突走向的关键,而美国对乌克兰的态度变化,也可能给局势带来新的变数。

足球资讯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