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陈在股民群里连发三条消息,附上伦敦金突破4000美元/盎司的截图时,整个群沸腾了。 有人晒出紫金矿业持仓盈利15%的账单,有人急着问“现在上车还来得及吗”,但没人注意到一个反常识的数据:黄金今年涨幅已超51%,创下自1979年以来最大年度涨幅,而同期A股黄金板块个股平均涨幅仅35.14%。
金价疯涨的背后,竟是全球对美元信任的崩塌,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已飙升至38万亿美元,占GDP比重超125%。 这轮行情根本不是简单的周期波动,而是一场货币体系重构下的资产重估。
01 美元信用危机,黄金成为新“硬通货”
美国国会未能通过临时拨款法案,政府时隔7年再度停摆。 这一事件加剧了全球投资者对美元信用和美国主权债务的担忧。 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正在动摇,而黄金成了最直接的受益者。
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实际利率下行,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降低。 降息会导致美元走弱,而以美元计价的黄金价格相对上涨。 市场普遍预测美联储降息概率接近90%,这种预期推动金价持续走高。
全球央行连续年度购金超过千吨,2025年上半年再度增持415吨。 中国央行截至2025年9月已连续11个月增加黄金储备。 这种机构行为表明,黄金正在重新成为“国家金融安全锚”。
02 供需缺口扩大,资源争夺白热化
供给端危机四伏。 全球主要矿山面临矿石品位下降问题,开采成本持续攀升。 矿业资本开支不足,2013年全球铜矿资本开支峰值达1109亿美元,2024年仅为872亿美元,相当于峰值的79%。
资源民族主义抬头加剧供应紧张。 刚果(金)禁止钴出口,印尼提高镍矿关税,各国将有色金属视为战略资产。 刚果(金)的钴矿产量占全球76%,这种资源集中度让供应链更加脆弱。
需求端被AI和新能源重塑。 AI数据中心建设需要大量铜材,美银预测到2030年仅中国AI数据中心驱动的铜需求将达100万吨,占中国总需求的5%-6%。 新能源在铜需求中占比已超15%,在铝需求中占比超20%。
03 有色板块轮动,龙头股业绩分化
有色金属板块2025年至今上涨93.45%,其中第三季度上涨47.02%。 但细分领域表现分化明显:贵金属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5.89%,而基本金属中铜铝归母净利分别增长56%和38%。
铜价突破11000美元/吨后遭遇单日暴跌4.54%,紫金矿业、洛阳钼业等龙头股随之回调。 这种波动反映市场对商品高价持续性的疑虑,但机构认为供需缺口将支撑长期价格。
华源证券指出,2024-2026年铜供需平衡将从18万吨转为-103万吨。 电解铝2024年产量4300万吨,未来增长极限不到200万吨,而消费需求超4480万吨。 这种基本面支撑价格中枢上移。
04 五只龙头股,定位各不同
山东黄金作为纯黄金开采企业,业务集中在上游矿端。 2025年上半年中金黄金实现营收350.67亿元,同比增长22.90%,归母净利26.95亿元,同比增长54.64%。 这种业绩弹性直接受益于金价上涨。
紫金矿业的优势在于全球化布局和多元化金属结构。 公司创新应用高压辊磨-树脂矿浆法提金工艺,处理低品位复杂金矿,回收率提升至90%以上。 这种技术优势在资源品位下降的背景下尤其重要。
湖南黄金的独特价值在于“黄金+锑”的稀缺组合。 锑价2025年以来上涨40%,公司作为全球锑矿龙头,锑金属储量占全球25%。 这种资源稀缺性在逆全球化背景下更具战略价值。
白银有色受益于白银的双重属性。 白银既有贵金属的金融属性,又是光伏、电子等行业的工业刚需。 近一个月白银价格涨幅达20%,这种弹性超过黄金。
05 投资现实挑战,机会与风险并存
高铜价已开始抑制下游需求。铜冠金源期货数据显示,大型线缆企业开工率降至73%。 电网投资行业的“金九银十”消费旺季预期被证伪,反映价格传导机制受阻。
传统需求领域持续萎缩。 1至9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下降9.4%,空调、冰箱等家电产量保持低增速。 新旧需求转换期间,价格波动可能加剧。
机构观点出现分歧。 一些基金经理认为商品高价的持续性仍存疑虑,板块估值受周期品认知束缚。 但另一些机构预测2026年黄金可能涨至5000美元/盎司,白银涨至65美元/盎司。
当所有人都在讨论该买山东黄金还是中金黄金时,一个更根本的问题被忽略了:如果这真是一场“超级周期”,为什么铜价会在突破11000美元后单日暴跌4.54%? 当机构一边高喊“黄金长牛”,一边悄悄调整仓位时,普通投资者到底该相信数据还是相信叙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