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美国又挥关税大棒!407种商品被盯上,中国供应链如何绝地求生?

标题:美国又挥关税大棒!407种商品被盯上,中国供应链如何绝地求生?

就在刚刚,特朗普政府又扔出一枚“经济炸弹”。2025年8月16日,美国宣布对钢铁和铝进口的50%高关税范围扩大到407种衍生产品,从推土机刀片到汽车零件,甚至梯子、罐头盒都逃不过加税。新清单8月18日直接生效,连过渡期都不给企业留。这波操作,被网友吐槽为“美国优先变美国自损”,毕竟上个月刚把关税从25%提到50%,现在又变本加厉。

关税清单藏了哪些“暗器”?

这次加税的407种商品,几乎覆盖了所有和金属沾边的日用品。比如汽车外壳、家电配件、农机零件,甚至啤酒罐的镀锡钢板。美国商务部给出的理由是“保护国家安全”,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逼着全球供应链往美国跑。更狠的是,新规要求所有含钢铝的产品必须符合“北美熔铸”规则——也就是说,哪怕是中国造的零件,只要最后在越南组装,只要原料来自中国,照样加税50%。

企业成本飙升,谁来买单?

美国本土的钢铁厂乐开了花,股价当天就涨了4.2%,但下游企业却苦不堪言。通用汽车已经因为关税损失了11亿美元,特斯拉的Model Y不得不涨价5%。更麻烦的是,美国80%的铝和25%的钢都靠进口,现在库存已经降到45万吨,比去年少了22%。企业要么咬牙涨价,要么停产,最后买单的还是美国消费者。经济学家算过一笔账:一罐金枪鱼的金属包装成本涨15%,零售价就得涨4%-7%;汽车零件涨价直接让每辆车多花1700-5700美元。

全球反击,美国能扛住吗?

加拿大和欧盟已经放出狠话,要报复性加税200亿美元,专挑美国牛肉、橙汁和摩托车。印度更绝,直接对美商品加征50%关税,连特朗普最爱的威士忌都不放过。这些操作可不是闹着玩的——2018年特朗普加税时,美国威士忌出口暴跌40%,这次怕是重蹈覆辙。更扎心的是,美国农民也撑不住了,大豆、玉米卖不出去,各地农场主联盟已经开始组织抗议。

中国供应链的“突围密码”

面对围堵,中国企业早有准备。海关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对越南、墨西哥的钢铝中间品出口激增34%,这些半成品到了当地再组装,就能绕开“原产地规则”。华为、美的这些大厂更是提前布局,要么在墨西哥建厂,要么转向中东、欧洲市场。有意思的是,美国钢铁协会自己都承认,新关税可能让美国钢铁业新增2-3万个岗位,但下游产业会丢掉10-15万工作——这买卖,怎么看都不划算。

关税大战,谁是赢家?

外媒最近总吹“中国是最大赢家”,这话听着别扭。没错,中国顶住了关税压力,还在俄罗斯、东盟市场找到了新出路,但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承受的通胀压力,最后也会通过全球经济传导回来。就像经济学家说的:“关税战没有赢家,只有更早认输的。”美国超市货架上的商品越来越贵,欧洲车企的供应链越扯越乱,连越南的工厂都开始抱怨“抢矿抢坯料”。这场混战,倒像是给全球经济来了场压力测试。

未来三个月,盯紧这三个信号

9月的美联储议息会议:通胀再压不住,加息可能又要来,美股怕是要跌成狗。

中国“金九银十”旺季:铝价已经涨了35%,如果下游需求撑不住,库存积压就是个大雷。

特朗普的半导体关税:传说要搞300%关税,苹果、英伟达这些科技巨头已经急得跳脚。

说到底,这场关税战就像赌桌上的梭哈——特朗普押注“美国制造”能逆袭,但企业老板和消费者手里的筹码越来越少。中国企业能做的,就是把供应链练得更灵活,把核心技术捏得更紧。毕竟在全球化的牌局里,谁的牌面更杂、更硬,谁才能活到最后。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足球资讯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