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63亿资金涌入AI芯片!九月主力调仓路径显现,这些股票成资本聚焦点

寒武纪这只股票,主力资金居然连续23天净流入,金额高达34.98亿,股价蹭蹭涨了44%。 这么大手笔的买入,可不是普通散户能干出来的事儿。

2025年9月的A股市场,主力资金的动作相当明显。 它们可不是瞎买,而是有选择地集中流向几个特定领域。

AI和半导体芯片成了主力资金的“心头好”。 像寒武纪-U、中际旭创(主力资金流入63.34亿)、中科曙光(主力资金流入26.56亿)这类股票,被大资金持续追捧。 背后逻辑挺清楚:AI大模型迭代对算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加上国产替代的紧迫性,让这些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备受青睐。 海光信息甚至开放了其CPU互联总线协议,这无疑是国产算力崛起的一个信号。

新能源与储能板块也吸金不少。 宁德时代(主力资金流入45.83亿)一度涨超14%,股价创了新高。 这和政策推动直接相关,《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要达到1.8亿千瓦以上,预计能带动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机器人和高端制造领域也没被冷落,主力资金净流入了62亿元。 不过现在的炒作逻辑和以前不太一样了,资金更看重那些有真实技术落地能力、能进入大客户供应链,并且业绩有支撑的企业。 2025年上半年,机器人市场规模同比增长超过了30%,不少企业业绩增长超过40%。

信创和国产替代同样吸引了53亿的主力资金流入。 这已经不再是纯政策炒作了,而是更关注国产替代的实际落地和业绩增长。 2025年的中报数据显示,计算机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了41.9%,相关公司业绩确实亮眼。

寒武纪-U连续23天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接近35亿,期间涨幅达到44.46%。 作为国内AI芯片设计的龙头,它直接受益于AI算力需求的爆发和国产替代的大趋势。 不过也得警惕,短期涨幅这么大,股价又接近历史高位,回调的风险也不小。

中科曙光虽然在我们看到的百强名单里排第五(净流入26.56亿),但之前有数据显示它曾连续5日净流入高达45.64亿元。 这家公司是国产算力基础设施的核心供应商,在政府、科研这些领域应用很广。 需要注意的是,服务器领域国际品牌占比仍然不低,国产替代的压力不小,而且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巨大。

宁德时代作为新能源板块的绝对龙头,9月以来主力资金净流入超过25亿元,名单里显示净流入45.83亿,排第二。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方案直接利好它的储能业务。 不过也要留意行业需求端的压力,2025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速,相比2024年是有所放缓的。

新相微算是半导体板块的一匹黑马,连续多天获得主力资金青睐,8天累计净流入2.97亿元,期间涨幅高达58.18%。 这说明资金对半导体国产化的挖掘,已经延伸到了更多细分领域的龙头。 但短期涨幅这么大,半导体板块本身波动又剧烈,得小心技术性回调。

短期涨幅过大的股票,回调压力不小。 像寒武纪-U、新相微这些,短期涨幅都超过了50%,股价也接近历史高位,存在明显的获利回吐风险。 一旦市场情绪转向,或者业绩不及预期,很可能快速回调。

有些资金的属性决定了波动风险大。 部分股票的“主力净流入”可能是由游资或者散户推动的,而不是长期的机构资金。 比如利欧股份的龙虎榜就显示,散户集中营业部买入占比高,这类股票的短期波动风险会比较大。

需要警惕那些基本面薄弱、只靠概念炒作的股票。 比如青山纸业,因为蹭上了光模块的概念被炒作,但其相关子公司的净利润占比其实非常小,基本面根本撑不起。

主力资金集中的半导体、新能源等行业,受政策和国际环境影响很大。 半导体板块容易受海外芯片限制政策反复的冲击,新能源则得盯着需求增速的变化。

主力资金的动向确实能反映市场的一些趋势和偏好。 它们大规模涌入AI芯片、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背后有产业逻辑和政策驱动的支撑。 但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当普通投资者看到这些动向时,机会还剩下多少? 主力资金的优势在于信息和研究能力,它们往往能更早发现价值。散户如果盲目跟风,尤其是追高那些已经大幅上涨的股票,很可能就接盘了。

投资说到底,还是需要独立判断。 你是会更关注主力资金的短期动向,还是更愿意花时间研究行业和公司的长期价值呢?

足球资讯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