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球赛,凭什么能让一个人瞬间封神,却让另一个人背上一个世纪悬案?
这事儿还得从贝林厄姆说起,他第一次踢国家德比,就干了件让所有人都傻眼的事。那场球皇马其实踢得挺憋屈的,在自己家门口,居然被巴萨先进了一个,整个上半场都感觉喘不过气来。
下半场踢了快一半了,还是0-1落后,看台上皇马球迷的脸都快黑成锅底了。就在这时候,贝林厄姆站了出来。他在禁区外面,离球门老远,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接球抬腿就是一脚,那球就像出膛的炮弹一样,直直地冲着球门死角就去了。
巴萨那个门将,特尔施特根,世界级门将吧?他愣是没反应过来,就跟个木桩子似的看着球飞进网里。整个伯纳乌球场先是安静了一秒,然后就像火山爆发一样,全炸了。那一脚,太不讲理了,完全是天外飞仙。
但这还不算完,这球只是把皇马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真正要命的,是比赛最后读秒的时候。伤停补时,所有人都以为要平局收场了,结果皇马又攻了上去。
当时禁区里乱成一锅粥,莫德里奇一脚传中,球打在人身上弹了一下,就在所有人都没看清球在哪的时候,一个白色的影子突然从人堆里钻了出来,又是贝林厄姆。他好像早就知道球会掉在那个位置,抢在所有人前面,轻轻一垫,球就滚进了大门。
绝杀!彻头彻尾的读秒绝杀。他一个人,两脚射门,硬生生把一场快要输掉的比赛给掰了回来。赛后所有新闻标题都是他,什么“新国王驾临”、“伯纳乌上帝”,那晚之后,他在皇马的地位,基本上就算是定了。
可就在另一场国家德比里,另一个天才少年,巴萨的亚马尔,他的命就完全是另一个剧本了。那孩子才十几岁,踢球那股灵气,简直不像地球人。
比赛里他有一次处理角球,所有人都以为他要传中,结果他在靠近底线的地方,用脚后跟极其隐蔽地往球门里一磕。这一下太突然了,皇马的门将卢宁也是拼了老命,在门线上手忙脚乱地把球往外捞。
问题就出在这儿,球到底整体过没过门线?从电视回放的各个角度看,好像过了,又好像没完全过。皮球和门线就差那么几毫米的距离,肉眼根本分不清楚。
然后就是漫长的VAR检查,裁判和视频裁判来来回回看了好几分钟,最后给出的结果是: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球完全过去了,所以,进球无效。巴萨的球员当场就炸了,围着裁判要说法,但判罚就是判罚。
这事儿赛后就闹大了。全世界的球迷都在讨论这个“幽灵进球”,最让人觉得离谱的是,作为世界第一联赛的西甲,居然没有安装门线技术。就是那个能在一秒钟内判断球过没过线的智能系统,英超德甲早就普及了。
因为缺了这么个技术,一个可能改变比赛走向的进球,就成了一桩悬案。巴萨主席拉波尔塔气得不行,直接公开喊话,说如果能证明球进了,他们要求重赛。这在足球史上都是很少见的事,可见他们有多憋屈。
亚马尔那个球,本来应该是个能吹一辈子的神仙球,结果就因为技术上的缺失,变成了一个永远说不清的遗憾。
当然,皇马能赢球,也不全靠贝林厄姆一个人爆种。很多人都说,皇马主教练安切洛蒂才是背后那个真正的“老狐狸”。
就拿贝林厄姆绝杀那场来说,上半场皇马的中场几乎被巴萨压着打,完全没节奏。安切洛蒂一看情况不对,下半场立马就变了。
他接连换上了莫德里奇、卡马文加、何塞卢这些人。莫德里奇一上来,皇马的中场立马就稳住了,球能从后场顺顺当当地传到前面去。卡马文加呢,就是个搅局的,满场飞奔,用他的体能和冲击力把巴萨的节奏给冲乱了。
这些换人,就像是往一潭死水里扔了好几块大石头,整个局面都活了。贝林厄姆能有后面那两次机会,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些替补上来之后,把巴萨的防线给搅乱了,给他创造出了空间。
很多战术分析的专家都说,安切洛蒂的临场调整,是教科书级别的。他总是一副笑呵呵的样子,好像对什么都无所谓,但什么时候该出什么牌,他心里比谁都清楚。
这么一看,贝林厄姆和亚马尔,两个都是当今足坛最顶尖的天才少年,但在国家德比的舞台上,他们的命运真是冰火两重天。
一个,首秀就梅开二度,上演读秒绝杀,成了拯救球队的英雄,全世界都在吹捧他。另一个呢,同样才华横溢,踢出了极具想象力的足球,却因为一个“幽灵进球”的悬案,成了悲情故事的主角。
其实看那场比赛的数据,亚马尔的表现一点都不差,全场过人次数最多,制造威胁也很多,但他所有的努力,最后都被那个悬而未决的判罚给冲淡了。竞技体育就是这么残酷,人们往往只记得住胜利者,而失败者的挣扎和不甘,很容易就被遗忘了。
这就是国家德比,它从来不只是场上22个人的事,背后牵扯的东西太多了,有英雄的诞生,也有天才的叹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