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印度高调展示国产防空系统,换个壳就敢称国产,实际是抄袭谁的

印度国防部长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宣布,2025年8月23日,印度在奥里萨邦海岸成功测试了“国产综合防空武器系统”。

他宣称这套系统由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自主研发,包含快速反应导弹、超短程防空导弹和激光武器,能高效拦截无人机、巡航导弹等威胁。 印度军方将其定位为“全球首款激光复合防空系统”,并计划量产部署以应对巴基斯坦的空中威胁。

真实身份很快被揭穿

IADWS的核心技术完全复制自美国NASAMS防空系统——2020年,印度以18.67亿美元天价采购了5套NASAMS,而同样配置的装备,立陶宛2018年仅花费1.1亿美元购入2套。印度支付的单价高达3.7亿美元,是立陶宛的17倍。

NASAMS本是挪威与美国联合研发的中近程防空系统,其最大特点是“拼装式”设计:导弹直接采用美军现役AIM-120空空导弹的陆基版本,雷达和指挥系统则采购自美国雷神公司。 印度将NASAMS的导弹发射车、AN/MPQ-64雷达和指挥单元直接套上“印度制造”标签,再拼凑一款性能不明的激光武器,便包装成了IADWS。

印度暗藏政治交易

2018年,印度不顾美国反对执意购买俄制S-400防空系统,引发美方制裁威胁。 为平息美国不满,印度在2020年突击签署NASAMS订单,单价飙升至立陶宛采购价的17倍。 这笔交易被军事专家视为“保护费”,目的是换取美国对印俄军贸的默许。

抄袭美制装备的同时,印度还试图复制中国军工模式。 2025年5月,印度宣布为84架苏-30MKI战机换装国产氮化镓雷达和远程导弹,打造“超级苏-30”,宣称可“猎杀歼-20”。 这一方案被指完全照搬中国歼-16的“魔改”路径——中国通过替换国产雷达、航电和导弹,将苏-30平台升级为四代半战机。 但印度缺乏核心技术:其氮化镓雷达连俄罗斯都未突破,国产“阿斯特拉”导弹多次试射失败,最终仍需依赖以色列技术。

印度抄袭武器的致命缺陷

2025年5月印巴冲突中,印度S-400防空系统被巴军“枭龙3”战机搭配中国反辐射导弹精准摧毁;号称“国产骄傲”的“阿卡什”防空导弹宣称击落巴军F-16,却拿不出任何残骸证据。 而“阿卡什”在2024年巴西实弹演示中两发全部脱靶,国际信誉彻底崩塌。

印度军工的“国产化”本质是贴牌游戏。 其“布拉莫斯”导弹90%芯片来自中国,通过越南洗标伪装国产;“光辉”战机使用美国发动机和以色列雷达,演习中多次坠毁;甚至IADWS宣称的“国产导弹”,实为以色列“斯派德”系统的仿制型号,射程仅30公里,不足中国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

印度军工陷入恶性循环

为摆脱中国供应链,印度强行替换导弹推进剂中的钨钼材料,导致成本暴涨50%;军用无人机35%零件依赖中国,本土良品率仅50%。 DRDO垄断核心技术却拒绝向私企开放,230亿美元“生产激励计划”因补贴不到位而瘫痪。

激光武器成为IADWS最大的宣传噱头,但实际性能成谜。 印度未公布其功率、射程或拦截数据,而中美同类武器已实现100千瓦级功率,可烧穿5公里内无人机壳体。 印度激光模块被曝采购自法国泰雷兹集团,由以色列工程师协助集成,DRDO仅负责外壳组装。

防空体系混搭四国装备埋下隐患

印度将俄制S-400、以色列“巴拉克-8”、美制NASAMS与国产“阿卡什”拼凑成五层防空网,但各系统数据链互不兼容,依赖中国产转换模块互联。 2025年冲突中,因指挥系统紊乱,印度导弹误击己方直升机,暴露协同漏洞。

事故频发撕碎“大国重器”假象。 过去七年,印度军工发生至少七起重大事故:布拉莫斯导弹误射巴基斯坦农田、烈火-5洲际导弹自毁失灵、反舰导弹调头击中己方舰船。 IADWS测试当天,靶场附近居民被勒令紧闭门窗,暗示军方对可靠性毫无信心。

急于求成的代价是数据造假

印度宣称IADWS激光武器“3秒摧毁无人机”,实则预热需10分钟;烈火-5导弹号称可穿透百米花岗岩,但其自研特种钢在测试中0.3秒碎裂。 军方内部报告显示,IADWS试验仅使用低速旋翼无人机作为靶标,对超音速目标拦截率为零。

五年三次战略误判加速资源错配。 2025年7月,印度宣布投入12亿美元自研战略侦察机,宣称要复制中国空警-700。 但全球仅中美掌握ISTAR核心技术,印度国产预警机探测距离仅200公里,不足中国空警-500的一半。就在印度押注有人侦察机时,中美已转向无侦-10、“海神”等隐身无人机,印度未服役即落后。

足球资讯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