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海洋经济困局巨浪之下,出路何在?
一说巴基斯坦靠海吃海,大家都觉得理应资源丰富,日子红火,现实偏偏掉了个头。虽然巴基斯坦有长达1001公里的海岸线,专属经济区也有24万平方公里,这些天然优势迟迟没化作真正的底气。怎么才能让蓝色宝藏变成蓝色引擎?今天,我们就聊聊,这背后的核心挑战和可能的出路。
大家都知道,海洋经济不光是捕鱼,而是包括渔业、港口航运、滨海旅游、海洋能源等一整套体系。2025年,巴基斯坦还提出了“2047海洋愿景”,喊出建国一百年时要实现1000亿美元的蓝色经济目标。听上去确实很宏伟,数据摆在眼前,潜力和现实之间的距离,不止一点。
咱们拿渔业出口说事。巴基斯坦每年渔业出口理论上能达到40亿美元,可实际只有4.65亿美元,这还算同比增长了13%以上。别说打开欧美市场,连东南亚、东亚需求都在走低,直接限制了出口增长空间。为什么会这样?巴基斯坦的渔船很多作业不规范,产品质量达不到国际高标。欧盟市场要求严,巴基斯坦海产品很难进入,甚至美国到现在都禁止进口巴基斯坦虾类。俾路支省的金枪鱼主要出口到伊朗,国际大市场根本不买账。再加上过度捕捞、资源枯竭,巴基斯坦鱼类资源损失比例高达60%——90%。举个例子,原本最拿得出手的虾,近二十年产量下滑严重,现在出口主打已经变成了墨鱼、鱿鱼、章鱼。
巴基斯坦也没有坐以待毙。2024年,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开启了渔业改革,计划比如在信德和俾路支两省建设对虾养殖基地,与伊朗合作搞对虾种苗,禁止用低值杂鱼制鱼粉,还引进了船上冷冻新技术。另外,新出的全国水产养殖政策,目标是未来十年内让海鲜出口产生100亿美元经济价值。这些措施虽然有进展,却也面临前所未有的管理、市场和生态挑战。
说到港口,不得不提卡拉奇港、瓜达尔港、卡西姆港。2024财年,卡拉奇港吞吐量从4185万吨涨到5165万吨,增速亮眼。卡西姆港九个月时间就处理了3430万吨,比前年同期多1000万吨。大家其实都在升级基建,建设新泊位,提升装卸效率。新加坡、迪拜这些国际港口单是硬件就拉开了差距。巴基斯坦港口运营能力目前只用了一半,蓝色经济空间其实还很大。
瓜达尔港是个特殊案例。以前就是个渔村,如今在中巴经济走廊支持下,升级成了能同时靠两艘五万吨级货轮的多用途码头,甚至连新机场、东湾快速路都是中国投资援建的。巴基斯坦政府计划让瓜达尔港未来承担60%官方进出口货物运输,还吸引了沙特计划投资石化产业高达60—100亿美元。瓜达尔港正在蜕变为链接中亚、海湾和非洲的战略枢纽。典型案例是什么?比如2025年瓜达尔新国际机场启用,通航后可以容纳全球最大客机落地,直接让货流、客流密度变得前所未有。
巴基斯坦的烦恼也不是只有渔业和港口。滨海旅游板块曾经很火,七十年代港口帆船比赛热闹非凡,沙滩上挤满了外来和本地游客,克利夫顿和基马利船坞那会儿干净得让人想天天去。但现状呢?卡拉奇港变成了污水沟,度假屋无人问津,好多地段直接荒废。俾路支的原生态海岸还没怎么开发,其实全球不少专家都认为,如果善用这些天然景观,有望重现昔日荣光。
这里不得不借用个国际对比。比如摩洛哥同样靠地中海和大西洋,重心不只渔业,也包括旅游和港口物流。摩洛哥政府早早投巨资搞海港集群,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如今每年滨海旅游外汇收入超100亿美元,大西洋港口吞吐量全球领先。对比下来,巴基斯坦海洋经济其实完全有机会,但需要从单一出口、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到政策管理都进行系统升级。
更深一层呢,其实还要看到管理和政策的博弈。巴基斯坦中央政府和地方省份(比如信德、俾路支)在海洋开发权上一直没法高效协同。比如新政策一出台,地方执行慢,数据反馈不上去,资源保护和产业开发经常矛盾。外部环境同样充满不确定性,国际海鲜市场需求一旦降价,或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巴基斯坦出口立马受影响。前几年美国加征关税,就是典型例子,直接减少了出口订单。
但要说希望,其实也不止危机。近年来沙特、阿联酋、马来西亚、土耳其不少资金都准备参与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增加了投资活力,港口升级、矿产加工和能源开发正逐渐形成合力。拆船和稀土矿产产业如果开发得当,可以吸引大量制造业落地。数据显示,仅海洋矿产、可再生能源电站,就有可能每年带来20亿美元出口,创造超过100万个家庭就业机会。联合国数据还表明,如果海洋经济占巴基斯坦GDP的比例从现在的2%提高到5%,至少能让全国GDP提升近200亿美元。
海洋经济难题归根结底是系统性的。资源本身很优越,没转化成精细管理和高质量产品,外部环境随时变化,政策落地也慢。如果想真正打造千亿规模的海洋经济,既要守住资源,还得创新机制,比如监管机构跨省联动,外商投资绿色通道审批,全部是急需解决的根本问题。
唯一确定的是,未来二十年里,巴基斯坦注定会在潮起潮落中继续寻找出路。看似漫长,其实变革有望随时到来。问题就摆在眼前,资源禀赋、投资合作、市场升级谁都不能少。如果给你机会做巴基斯坦海洋经济顾问,你觉得,除了提升出口和升级港口,还能从哪些细节入手,让“蓝色宝藏”真正变成人人受益的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