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航行警告,四个字“禁止驶入”;一场记者会,一个笑,一句“永不撤离”。
比分怎么写?
0:0,回合+1。
南海这片水面又成主场,黄岩岛风波一声哨,解放军把禁区线画得干净,镜头里的马科斯把情绪拉到高位,像抢七第一节刚开球。
我把那段画面拖了三遍。
8月12日,他笑得松,话顶得紧;隔天“希金斯”号驱逐舰去黄岩岛海域亮相,打着“自由航行”的招牌,南部战区一路跟监、取证、警告、驱离。
镜头切得勤,像导演在直播间里不停换机位,海风把收音都吹出沙沙感。
镜头倒回去。
2012年黄岩岛对峙收场不体面,实际把“灰色地带对抗”塞进了日常菜单。
2016年南海仲裁案给了马尼拉一次纸上的高分,可纸经不起海水,渔期一到,还是要看谁能守住航道。
那之后,彼此的做派变了,节奏更密,耐心也更长。
这两年马尼拉换了打法。
EDCA从5个点位加到9个,补给尝试加频率,媒体曝光拉亮度,语言里“主权—安全—盟友”三个词轮着用。
海上那边也没闲着,052D、055常态巡航,大吨位海警船守点,电侦和海空链路越织越密,A2/AD不再是纸上谈资,而是一天到晚的课程表。
我更愿意用球场说人话。
系列赛想赢三件事:控节奏、提命中、少失误。
控节奏,就是航行警告和军事训练把时间窗口切出来;命中率,靠执法取证和对外叙事,证据先行,镜头跟上;少失误,就是非致命手段的边界感,水炮、穿插、逼停,尺度把住,冲撞不出戏。
一回合两回合看不出,十回合就看出谁腿先软。
“封、插、耗”是我这场的三字诀。
封,把禁航区、训练区和巡逻带拼成拼图;插,在菲方补给线上做点状干扰,编队横切、定点拦阻,让它每一步都不顺;耗,用时间做杠杆,让油料、人手、舆论、外交的成本一层层加码。
这一套得靠证据流撑着,AIS轨迹、通联时标、气象记录,一张图一段音,摁住争议。
马科斯为什么笑,我能猜个八九。
国内政治需要一个可见的海上符号,2016年的心理预期都写在选票背面;对美协同也得上镜,盟友要看你有没有跟。
风险台账没人爱提,做题的诀窍都在分母。
菲律宾防务预算这些年在50亿美元上下,中菲贸易额常年八九百亿美元,农渔品、镍矿、电子零部件一条链串起来,任何一次海上动作,把这条链抖一下。
把镜头压低到海面。
黄岩岛离吕宋西岸一百多海里,渔民看天吃饭,柴油味混着盐渍,甲板吱呀作响。
中国渔船也一样,渔期和风季像手机日历上的提醒,响就得动。
谁能把民生保护和安全管控装进同一个包,谁更像主队在主场组织进攻,稳而不闷。
有时会冒出一个小剧场。
某次补给,菲方准备直播,画面刚推近,一段通联录音顶上屏:呼号、方位、时标齐全,旁边配着AIS轨迹,弹幕从“上强度”瞬间变成“这证据够硬”。
舆论战这东西,靠的是可复核,不是嗓门高。
东盟那边不爱抢话筒,算盘却打得脆。
能源、航运、外资,条条都敏感。
2019年前后的联合演训把A2/AD送进热榜,外行盯参数,内行看链路闭不闭环。
今天的“划禁区”,更像把那条侦察—指挥—处置的链再练一遍,常态化才叫底气。
说回战术板,我依旧拿篮球偷懒。
节奏值在95上下,进攻效率压到每百回合110以内,篮板和失误是命根。
海上版的篮板,是态势感知和二次处置能力;失误,是误判与碰撞。
要是爱数据,不妨做张表:航行警告次数、执法通报频率、对外回应时长,月度复盘一次,比吵嘴有用多了。
外界问,还有没有更硬的选项。
选项当然有,顺拧力矩就行:临时禁航区更精确,训练科目更贴场景,取证模板可复制,对外叙事语言包在手里,哪条线起波动就按哪条。
系列赛不是靠一记绝杀,靠的是把每一节的空位投到及格。
有人拿NBA反打我,问这更像哪一年。
我想起2016,那支从1:3掀翻对手的队伍,节奏不华丽,韧性致命。
海上博弈的“韧性”是可见指标,靠预算、政策和后勤在表里同步往上加,靠执行层把“今天也照流程把活干完”这句平话每天说顺。
还欠一段历史。
2012的对峙埋下长期管控的种子,2016的仲裁把纸片推到国际桌上,2022之后的密集补给和高调叙事把热度重新点满。
每一步都像是把棋盘凑齐,不同的是,棋子越来越多,镜头越来越近,情绪更容易失速。
控制力这玩意儿,越吵越要稳住手。
说到这里,手机屏又亮了条推送,写着“南海局势新动向”。
我把推送划掉,先把问题甩给你:下一次航行警告要画在哪个方位?
马科斯的笑,是底气,还是舞台灯下的虚火?
如果给你一块战术板,你把谁换上场,是“封”,是“插”,还是“耗”?
评论区摆阵,别怂,南海的风刚好。